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只有和实体企业抱团取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实体经济仍未脱困温州银行业持续承压民间借贷风险正向银行蔓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实体经济仍未脱困温州银行业持续承压民间借贷风险正向银行蔓延
民间借贷风险正在向银行蔓延。温州银监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率已攀升至4.01%。自2011年下半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以来,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且一直是全国不良贷款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企业资金链依旧紧张,互保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本缓解,企业破产数量大幅增长。
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是保障银行信贷体系稳定的关键要素。专家指出,银行不仅要调整贷款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还应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为企业多做“实事”。
银行盈利与实体企业
经营关系密切
温州区域内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自2011年11月开始呈飙升趋势,除2012年11月略降以外,总体飙升趋势未改。
以温州银行为例,其2012年受当地借贷危机影响较多。温州银行年报显示,2012年末其不良率从2011年的0.98%上升至1.35%,拨备覆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下滑。截至去年年底,温州银行共有78家分支机构,多数位于受民间借贷、钢贸和联保等问题困扰的浙江地区。
与银行困境相对的,是温州实体企业步履维艰的经营现状。据温州市经信委的调查,2012年1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15.93亿元,同比上升68.4%。温州市经信委监测的15个行业中的855家重点企业,就有10个行业出现了利润负增长。另外,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区域内工业企业资本回报递减,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温州企业向外转移现象突出。近10年来,温州本地现有工业企业和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等行业。这些企业在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都远远超过本地。
德邦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张海东认为,从经济的基本面来看,许多企业牵连其中,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较大。由于银行盈利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联系较为密切,如果企业困难,银行坏账就会增加,银行盈利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温州地区通过法院处置的不良资产高达500亿元,其中,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6亿元。温州法院系统在4月中旬的一次公示显示,仅一天时间,温州中心区就有18套房源、1辆梅赛德斯奔驰越野车等资产被法院强制拍卖,总标底价逾亿元。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许多企业借款是为了偿还之前高额的贷款利息,而并未将之很好的投入实体经营领域,“拆东墙补西墙”、“以贷养贷”等不良现象日渐凸显。
银行应调整贷款政策
帮企业渡过难关
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只有和实体经济抱团取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边晓瑜表示,银行不仅要调整贷款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还应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为企业多做“实事”。如银行内部的投资分析师和风险管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企业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将有实力、有前景的项目和产品作为主要扶持对象,帮助企业开发新的营收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日前,浙江龙湾农商银行与温州龙湾区国税局推出“税银征信合作”,推动纳税信用资源与银行金融产品实现“税贷联动”对接。浙江龙湾农商银行向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被评为AAA级的纳税信用企业授信4000万元贷款,开创了“税源贷”信贷产品之先河。
“对优强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更好的联动模式。不仅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开辟企业融资新渠道的作用,还可以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发挥诚信纳税示范等效果。但是银行不能只做锦上添花,对于更多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只能望而兴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民间借贷冲击导致的不良贷款上升情况在浙江地区相当普遍,没有一家银行免受波及,实际上,许多上市银行的年报也纷纷提到该区域的不良贷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