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香港地产调控为何成效迥异
来源:中国企业报
内地、香港地产调控为何成效迥异
(上接第一版)
一边限房价,一边涨地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博弈,是新“国五条”骑虎难下的尴尬局面的原因。显然,地方政府悄然绑架了中国经济。房地产业在暴利刺激下迅速发展已有12年,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隐患。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越来越多地充当投资增值的功能,空房越来越多。一旦这个大泡沫被破灭,热钱如洪水猛兽般跑出来,便是天大的风险。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上世纪90年代香港的土地制度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楼价长年的迅猛高涨,终于导致楼市泡沫的爆破。港府的调控是痛定思痛后的正确选择。一个城市的土地财政便能触发不可控制的风险,更遑论幅员辽阔、遍地如此的内地。楼市泡沫在内地的爆破,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房价上涨问题,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斩断土地财政的推手,改变地方政府依赖的卖地财政,改变地方政府推高地价带动房价的逻辑链条。要大力改革税收体制,涵养税源,并通过对中小企业、第三产业等的扶持,培育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最重要的断腕之举是什么,就是调整税制分成比例,把中央财政拨一大块给地方财政,使财权与事权统一起来。摆脱地方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度依赖,才是地产调控的终南捷径。这件事肯定要办,早觉悟早办,早办早主动。
惟其如此,房地产调控的“中国梦”,才不至于总是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