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3年5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良贷风险再预警

企业业绩下滑拖累银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企业业绩下滑拖累银行不良贷风险再预警

近日,16家上市银行一季报显示,在利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占比继续呈上升态势。16家上市银行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12.6%,低于2012年一季度20%的7.4个百分点。银行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

专家分析认为,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下滑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不良攀升是经济周期波动留下的必然产物。

银行利润下降不良率连续反弹

截至今年3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进一步增加了340亿元,且不良率上升至0.99%,已连续六季度反弹。而且,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双双呈现出增速加快迹象。从五大上市银行来看,截至一季度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56.62亿元,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1.58亿元;中行较上年末略增9.49亿元;交行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增长0.05个百分点。只有农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出现双降。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记者表示,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下滑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同时以信贷扩张、赚取息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在当前息差收窄的情况下,银行利润自然下滑。我国经济正进行结构调整,过去高投资、高增长所掩盖的问题、风险逐渐显现,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就是其中的例证。

余丰慧也认为,银行不良贷款走高同样是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经营不景气的结果。从另一方面来看,上市银行利润占整个上市公司利润仍然居高不下。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利润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比重达52.7%,比上年略有提高。

余丰慧认为,银行利润如此之高对实体企业并不是好事。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整个经济蛋糕就那么多,银行拿走过多,反映出实体企业就获得过少。实体企业如果被银行高利润盘剥过多而“死掉”,银行业最终也不会好,就将出现不但利息难以收回而且贷款本金也将血本无归。这是一个双输、双败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既是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反映,也是处理好银行和实体企业利润‘蛋糕’合理分配的内在要求。”余丰慧说。

银行向企业让利,唯有救活企业才能救活银行

目前,包括银行不良贷款攀升等金融领域风险已经受到中央高层等各个方面的重视。余丰慧认为,化解金融风险包括遏制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功夫不在金融和银行本身,而在其之外,即:在于保持整个宏观经济持续景气、保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经营尽快向好。

余丰慧认为,国家、国企包括银行业都要向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大幅度让利。国家要通过大幅度减税降费包括结构性减税和全面性减税向实体企业让利,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激活企业活力。掌控石油、电力、煤炭等基础性产业的国企要向企业让利,合理确定产品价格,减轻实体企业生产的基础产品成本负担。

同时,银行业更要大幅度向企业让利,央行应该继续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不对称调息,缩小利差,让利于企业;商业银行除了正常的利差收入以外,不能派生出乌七八糟的、面向企业的各种或明或暗的收费。

“实体企业好,银行才能好,整个宏观经济才能好;只有救活企业才能救活银行。”余丰慧重申,经济决定金融,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金融。特别是在中国银行业利润60%以上来源于利差收入,即:来源于实体企业创造的利润时,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好坏决定着银行经营的好坏和盈利能力。在实体企业包括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下滑情况下,银行业的高利润是不可持续的,将随着实体企业利润走低而逐步回落。一季度上市银行利润增幅继续回落再次证明这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上市银行须改变盈利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我国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也在暗流涌动。林采宜对记者表示,未来银行业要面对的是日益开放的市场竞争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的息差收窄,从食利者逐渐转向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专家分析应对策略时指出,上市银行必须要改变以往赚取息差的盈利模式,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表示,无论是实力强劲的4大商业银行,还是实力较弱的股份银行,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各上市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此外,随着影子银行的崛起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业将迎来转型的重要时期。传统主要通过信贷赚取息差的盈利模式将不再是银行的核心盈利模式,各银行将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合适自身发展的盈利模式和业务模块,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将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