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3年5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上最难就业年”与学历泡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熊丙奇

“史上最难就业年”与学历泡沫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舆论就此称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

与其说我国有699万大学生毕业,不如说我国每年颁发出699万张大学文凭,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泡沫”,手持如此文凭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进一步为未来的学生创造有效需求。

调查显示,在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这不是什么“新发现”。这类专业的遇冷,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高校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比理工科专业成本小、更容易。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是注定的。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随的,还有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今年,我国考研人数达到180万。有舆论批评大学生选择考研很盲目,没有学术理想,只把考研作为就业的避风港。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选择考研,完全是出于无奈———无法找到工作,只有把考研作为一条出路,更何况,在现在这个“学历社会”,高学历者得到的发展机会要比低学历者多。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门和高校也把研究生教育作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之一。这是典型的“延迟”就业难的做法。在最初几年,这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部分大学毕业生可以推迟两年、三年再毕业找工作,可是时间一久,这些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的分层次、分等级密切相关。首先,这让很多大学只在乎自己的层次、等级,却不关注办学质量和特色;其次,这把学生上大学的追求引导为在乎学校的学历、身份,而不是获得货真价实的教育,一些二、三本院校沦为考研基地,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吗?

所以,眼下的最难就业,从未来发展分析还不是最难,只有去掉“学历泡沫”,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才有可能好转。(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