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3年5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0家企业不敌16家银行的悲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李锦

2000家企业不敌16家银行的悲凉

2012年上市企业年报披露收官,一条新闻引人注目:盈利前十位的企业中有7家是银行,沪深两市2477家上市公司中,16家A股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占比高达50%以上。

同时公布A股的2469家上市公司2013年第一季报,16家上市银行占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的55.8%。

中国最优秀的2000多家实体企业,硬是做不过16家银行。显然,银行报表越是好看,企业报表越是难看,这使人又想起银行暴利的话题。

中国股市银行股利润占比之高,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股市能望其项背,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恶化,其利润仍然稳步高升,令人匪夷所思。

研究银行报表,不难发现,银行利润增长原因有依靠各类再融资渠道的规模扩张,但是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仍是净利差收入,这是垄断利润的增长。从结构看,净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入构成的3个主要部分,而其中净利息收入的收入贡献率达60%以上。

各大商业银行利润一路飘红,而作为贷款主体的实体企业的生活却始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现在很多企业贷款无门处于资金链断裂边缘,已经很难受了。很多企业在苦苦求贷无门之后,不得不向非法的高利贷寻求帮助。

改变银行暴利喊了很久,但始终未见解决。目前中国银行业存贷利差约在3.8%左右,虽然较2008年5%的历史高点有所降低,但相比发达国家1%至2%的水平而言,仍然过高。显然,银行获得的高利润是建立在拥有垄断性的贷款议价权基础上的,整个贷款市场完全是银行一家独大的卖方市场,为了获得贷款,企业基本丧失与银行议价的话语权,从而满足银行的各种变相谋利的条件。

在马克思经济学里,垄断被定义为独占,垄断者轻松获得垄断利润。中国的商业银行便是这种价格的获利者。而这种垄断如果是市场形成的,自当别论,如果是行政原因形成的,人们自然就不服气了。

这种行政垄断的结果是,银行的快速发展势头与企业的萎缩正形成明显的对比。2000年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比为0.9:1,2008年达到3.5:1,近两年更快速增长,2010年两者比例已达9.8:1。中国陷于虚拟经济泥沼而不能自拔。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天平应该是平衡的。可是现在,天平一头高一头低,衡量金融的标准是什么?企业起来了才是第一标准。然而现在金融发展第一标准是自己赚钱,标准失误导致杠杆失衡。显然,银行业盈利泡沫实是中国股市的悲哀,而这种现象还会继续下去。

问题出在上面,改革的设计者要从发展平衡上,要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持续发展为标准,必须确立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观念,放弃银行增值第一的思路。

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于实体经济的两段话:“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是国家高层对社会公众殷切期盼的回应,然而时间过去快半年了,在操作层面上并未看到实质进展,这令人非常担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