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立史话:“浙西钢王”炼成记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元立史话:“浙西钢王”炼成记
高速线材厂
不进则退:“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要写元立的发展史,必然要从创始人叶新华说起。
叶新华原先是县物资局的一名经理,为创办企业而“下海”。可以肯定的是,当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日后会成为坐拥200亿元资产的企业老总。这从他创业之初对妻子说的一句话中可以得知:“能够赚到一万元钱,咱俩便去旅游。”
可是叶新华第一次创业就失败了。1989年,看中当时硅铁市场火爆,叶新华与同事们筹资创办了遂昌硅铁厂。但不到一年时间,硅铁厂便宣告破产。
叶新华不死心。他将硅铁炉技改为炼钢电炉,将遂昌硅铁厂更名为遂昌县钢铁厂。这一次叶新华成功了,随着钢材价格上涨,遂昌县钢铁厂第一年便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创经济效益40余万元,被列为丽水地区重点骨干企业。
创业不能满足于掘到的一两桶“金”,而是需要乘势发展,叶新华深谙其中道理。1992年,遂昌县钢铁厂紧接着上马了2号炼钢电炉和1、2号制氧机组;1993年,上马了轧钢项目,棒材生产线投产(这一年,遂昌县钢铁厂更名为遂昌钢铁总厂);1994年又上马了线材生产线项目;1995年,线材生产线投产,当年,企业固定资产从原来的200万元猛增到1.8亿元。
1995年,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原省长沈祖伦到遂昌视察,称遂昌钢铁总厂是“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这年底,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全厂职工人数达到1360余人,稳坐全县工业企业“头把交椅”。
独树一帜:延伸产业链绕过市场肉搏战
创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1996年,钢材市场趋向疲软,价格一路下跌,企业效益出现滑坡。叶新华认识到,必须提高生产总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抵抗市场风险。他再次果断决策,率全国之先引进世界上最新先进的R4连铸连轧生产线,该项目的投产,彻底淘汰了传统的模铸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叶新华以他的过人魄力和准确判断,成功将企业推出了低谷。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来,钢材价格再度暴跌。在调查中叶新华发现,铁钉、铁丝、螺帽等金属制品需求量很大。他心里动开了:可以用自己生产的钢材加工金属制品呀,既拉长了产业链,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要知道,一吨钉丝的价格可是比一吨钢材价格高出1000多元呢。
从单纯销售钢材的粗放式经营,转为生产高附加值的金属制品,小钢厂的劣势变成了优势,一举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纠缠”。
但国内市场毕竟还是不稳定,企业要做强做大,长远发展,必须打开国际市场,叶新华对此心知肚明。1999年,他带队走出国门,来到世界上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地———阿联酋的迪拜市。在这里,叶新华摆了个地摊,当起了地摊老板,一半通过翻译、一半连比带划地向顾客兜售铁钉、铁丝等产品。由于遂昌生产的钉、丝等产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加上服务到位,很快赢得了大批外国客户的信赖。两个月后,遂昌钢铁总厂在迪拜市设立了境外经营公司,外国客户的订单如雪片飞来。当年,企业出口创汇380万美元,赢得了开门红。
2000年,遂昌钢铁总厂更名为遂昌元立金属制品总厂;2001年,企业顺利完成改制工作,浙江元立集团正式成立,叶新华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从这年开始,叶新华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实行全奖全赔考核机制,使企业效益大幅度上升。随着2001年焊接材料、2002年小连轧和第二条连铸生产线等技改项目的上马,企业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战略布局:异地技改做大母材基地
经过在遂昌10多年的创业积累,到2002年,元立集团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冶金行业第二大企业,年销售收入12.5亿元,创利税6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撑起了遂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叶新华并没有就此满足。可是,遂昌地处山区,交通、土地等制约因素非常明显,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同时,高端金属制品需要优质的母材,遂昌钢厂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另外,叶新华认识到,浙江省虽是经济大省却是冶金小省,一年下来只有1000万吨钢材,远远满足不了当地企业的需要。为此,叶新华下定决心,必须跳出遂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过多方权衡比较,最终叶新华选择到衢州进行异地技改。看中的是当地交通便利、土地充足、政策优惠等优势。2003年6月,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随后,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叶新华身先士卒,亲自参加劳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带领元立员工经过9个月的奋战,在一片丘陵地上建起了一座规划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生产工艺优良的现代化工业企业。
事实证明,叶新华跨出了战略性的一步,异地技改成就了元立跨越式发展。此后几年,叶新华大手笔不断,衢州元立公司先后上马了优质棒材、高速线材、中宽带钢等项目,实现了从烧结矿粉进高炉到各种规格的金属制品下生产线的一体化流程。公司的主要设备和生产工艺,均达到世界一流、同行先进水平。
拉长了产业链、突破了区域布局的元立集团此后几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元立集团仍实现了销售收入首度破百亿元大关。
如今的元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炼焦、炼铁、炼钢、轧材及金属制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2012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上缴税收7.1亿元。
“浙西钢王”实至名归!
【记者手记】每一个企业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理由。元立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创业史,也是“领头羊”叶新华经营管理智慧的最佳诠释。据说元立的职工曾在厂区挂过这样的标语: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叶新华就没有元立。虽然这件事被叶新华批评了,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元立的存在与叶新华血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