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9版:想象中欧挑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9版            想象中欧挑战
 

2013年4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梦与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雪

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梦与痛

华为和中兴通信恐再次“中枪”。欧盟一外交官员近日称,尽管没有欧洲厂商投诉,但欧盟委员会依旧准备对上述两家公司提起诉讼,理由是他们通过政府补贴打压欧洲竞争对手。

据统计,从2008年至今,华为与中兴或遭安全指控,或受欧美相关机构或企业阻挠,导致至少4次以上收购计划失败。

事实上,受欧债危机影响,大批中国企业看到发展良机,纷纷奔赴欧洲进行投资。华为、中兴仅仅是这条路上众多身影的两个缩影。在极大机遇的背后,不仅有成功,还充满了复杂和挑战。

中欧政策促投资升温

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达到7年来最高水平。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曾披露,欧洲已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开展并购活动最多的地区,去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交易额占全球总额的33%。

“技术和产业是欧洲企业传统优势,但欧债危机令一些手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流,这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陈新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因此,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中国投资也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去年3月,波兰副总理正式启动波兰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帕夫拉克宣布正式启动“GoChina”(走向中国)计划,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并促进中小企业与中国合作。

“中国对欧投资不仅丰富了中欧经贸合作内容,也为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提供了帮助。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也是中国政府积极促进的一个方向。”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曾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新能源等投资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据相当比例。

去年,徐工集团、中联、三一重工先后收购德国建筑机械制造商施维英Schwing、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和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等企业,使欧洲三大混凝土机械生产商全部被中国收购,并通过在欧洲建立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在欧洲的生产产能。

再晚些时候,去年底,浙江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德国著名工业缝纫机企业百福公司寻求并购的三家公司之一。据悉,此项并购如果成功,中捷将有可能晋升为全球工业缝纫机行业第一。

贸易壁垒带来挑战与障碍

尽管中国赴欧投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但两国贸易摩擦也时有不断。

4月10日,欧盟防御体系修订草案出台。该草案一经披露,便被指有针对中国的嫌疑。去年5月,针对该草案进行的一份评估报告,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在倾销、补贴、损害和规避等系列内容做了详尽分析。

“自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贸易保护有所抬头,尤其是‘双反’政策越来越明显”,陈新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2012年,欧盟共发起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4起、反补贴调查3起,均居被调查的各国产品首位。去年9月,欧盟宣布对我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我国产品有史以来在海外遭遇的最大规模贸易救济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的钢铁行业也在遭受同样“待遇”。两个月前,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4年前,欧盟就以“损害威胁”裁定中国钢厂倾销、并施以高额关税做法。有分析称,这次反倾调查的同时,欧盟很可能还将在后期启动“反补贴”调查。

“贸易壁垒是赴欧投资的客观因素,同时,虽然很多企业对欧洲投资兴趣浓厚,但有些企业对欧洲环境并不熟悉,包括当地文化、经济,甚至语言习惯。”陈新表示。

“在并购期间,我们发现欧洲对模特的评价体系非常完整,与国内完全不同”,东方宾利时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戈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今年3月,该公司对外宣称完成对丹麦知名模特经纪公司2PM的收购工作。这也是中国时尚产业首次对欧洲时尚机构的并购案例。

姚戈向记者透露,在收购过程中,对模特的“价值评估”最为复杂。“在欧洲,模特的价值根据‘吸金率’体现,而该公司的‘吸金率’测算体系非常完善,如何让这种‘软实力’在并购中达到平衡,很费了一番周折。”姚戈坦陈。

专家建议采取多种形式投资

“现在赴欧投资是好时机,但企业还应该调整心态,采取多种投资形式,降低投资风险。”陈新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中资企业赴欧投资大多以并购形式出现。在陈新看来,贸然采取完整并购无疑加大投资风险。“绝对并购并非不可行,但企业应先明确投资目的以及企业在投资之后能达到的效果。”

专家认为,欧洲中小企业大多销售网络完整,但由于资金不足,造成企业难以为继。而中资企业此时采取参股形式,则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通过参股形式,熟悉伙伴行业在当地销售、渠道等情况,可以避免出现‘并购成功、经营失败’的局面”,陈新表示。

另有专家认为,风投也是赴欧投资者可以考虑的新兴投资方式。专家建议,企业可以有意寻找合适的目标,培育具有潜力的投资项目。

事实上,在中国企业纷纷投奔欧洲市场的同时,其配套服务的短缺也相应浮出水面。

“在这次并购2PM过程中,除了对模特价值评估比较复杂外,作为中资背景的公司,资金转换过程也非常繁琐”,姚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