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9版:想象中欧挑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9版            想象中欧挑战
 

2013年4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中国企业鸣不平:
欧洲千名企业高管施压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低税率可能性加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为中国企业鸣不平:欧洲千名企业高管施压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低税率可能性加大

江苏赣榆县一家能源公司的工人在检测出口欧洲的太阳能光伏产品 CNS供图

近日,总部设在德国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发起致欧盟贸易委员卡尔·德古特的公开信,公开信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合署名。这些光伏企业共同表示,如果欧委会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阻碍欧洲太阳能行业增长。 专家指出,欧洲光伏企业的公开信会给欧盟施压,使其更全面看待中欧光伏企业的依存关系。中欧双方光伏产业作为产业链的利益攸关方,是优势互补、密切关联、共同发展的关系。双方作为产业链不同环节,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格局。有预测认为双反低税率成立的可能性有望加大。

公开信或对“双反”调查结果起决定作用 据德国财经网17日报道,这封公开信长达27页,公开信一开头就表示,来自欧洲各国光伏产业的1024名企业代表对欧盟可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及可能造成的结果表示“强烈关注”,“充分自由和开放的市场是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信中强调,欧盟市场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供应链价值的70%在欧洲,上下游供应商创造产值约400亿欧元,贡献了26.5万个工作岗位。而主张制裁中国太阳能厂家的那些企业最多创造不过8000个工作岗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王亚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这700多家光伏企业才是欧盟的主要企业,他们的联合反对将起到决定作用。从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实施条件看,应当是该产业企业全体或主要生产企业要求采取制裁措施。现在是欧盟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集体反对,所以欧盟没有理由继续考虑制裁问题。” 对于欧洲光伏企业的集体反对抗议对欧盟决策的作用,中国光伏企业表达的看法不一。中国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表示,此举会对欧盟施压,从而暂时减缓裁定的时间以及重新考虑税率标准,但原则上应该不会轻易取消双反的决策。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则认为,欧洲千家企业的行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终裁的结果起到缓和作用,例如降低惩罚性关税比例,或者减少涉案产品品类。

而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则对该事件持观望态度,不想贸然做出评论。

银河证券有分析指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立案是依据欧盟法律程序作出的,并不会因为单个或成员国的改变态度而改变,但双方会考虑到贸易战对双方产业的后续影响,结果将在中国光伏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不影响中国引领全球光伏制造业的位置。

中国光伏企业称有办法积极应对

欧委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约合273亿美元),被业内人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按照欧盟相关法规,欧委会将在今年6月前后对案件作出初裁。

“现在来自欧洲的订单很少,而我们也在观望6月初裁结果,很少去接欧洲的订单。”袁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去年4月,辉伦太阳能与德国SYBACSolar签署了500MW光伏组件协议。辉伦太阳能董事长蔡济波说:“若欧盟对中国启动双反政策,辉伦还是有较多规避办法的。虽然还不知欧洲最终如何裁定,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采用替代国电池片、组件,相信这是较为有效的应对方案。”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曾在博鳌论坛上称,欧盟众多企业反对制裁,结果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采取较高的税率,第二种是双反因为大多数人的反对最后被推翻掉,第三种是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

“妥善方案可以是象征性的征收,或者要求中国政府也降低某些进口产品的关税,当然我们说什么,别人也未必听,所以就看欧盟到底想以此交换什么条件。”钱晶说。

欧洲向来是光伏重镇,所以无论双反过程和结果,晶科依旧会继续在欧洲的深入布局和渗透,加大包括土耳其、英国等新兴欧洲国家的市场开拓。而辉伦太阳能从去年开始已经调整全球市场布局,2013年欧洲出货量占到全球出货量的约40%。

国内某投资机构合伙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中国太阳能企业出现了大量产能过剩,一方面双反、企业的破产等可促使行业进入更加高端的创新环节,另一方面更要去思考如何去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贸易制裁手段。”

休戚与共的中欧光伏业

长期以来,中欧在光伏领域是相互依存,互利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双方企业是上下游关系。中国产业的优势在电池组件及电池板生产环节,但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及生产技术大部分从欧盟等国进口。

“双反对欧洲本土企业影响有好有坏,整体是否是正面影响尚难下定论。受益于双反的是电池、组件等终端企业,这部分企业在欧洲也只是小部分,不论从就业人数还是利润规模看都不能代表整个欧洲光伏产业。”国金证券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研究员张帅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为欧盟光伏发电安装等下游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必将株连各方。

数据显示,近年光伏在欧盟新增装机中的比例已经接近50%,重要性不言而喻;欧洲目前以组件计的光伏产能不超过4GW,而去年装机量高达17GW,本地产品不可能满足全部需求;中国产光伏电池产量在2012年接近20GW,这也意味着非中国产组件的规模低于欧洲全年需求,同样意味着,欧洲如果全面放弃中国产品必然带来新增装机大幅下降的恶果。

“如果欧盟作出制裁,将对中国的光伏产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导致企业的倒闭或转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供应将急剧减少,价格直线上升,同样,欧盟的结果也是惨重的,制裁让他们自己也付出沉重代价,两败俱伤。”王亚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