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区域经济
 

2013年4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首个PM2.5伤害防治基金在穗成立

潘高寿开中医药防护PM2.5伤害先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黄春兰

潘高寿开中医药防护PM2.5伤害先河国内首个PM2.5伤害防治基金在穗成立

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大华

吃中药可以防护PM2.5伤害,国内防护PM2.5伤害研究又有新途径。4月13日,记者从在广州举行的首届PM2.5伤害防治研讨会上获悉,广药集团与属下骨干企业潘高寿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门用于资助PM2.5伤害防治的基金———广药潘高寿“绿肺基金”。同时,该基金首个资助项目———潘高寿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进行的PM2.5伤害防治研究项目也率先启动。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围绕“护肺养肺,济人济世”的主题,来自气象领域、医疗领域、中医药学界以及卫生部门的领导、专家共聚一堂,通过研讨的形式跨界交流沟通,为大众防护PM2.5危害提供新方法、开辟新途径。

潘高寿董事长魏大华表示,作为百年“治咳专家”,潘高寿在呼吸系统及肺部养护研究方面具备强大的技术与品牌积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潘高寿中药文化的核心就在:“养肺治肺”。面对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给国人肺部健康带来的新威胁,潘高寿中药防护PM2.5伤害将给广大市民带来新的选择。

“绿肺基金”

首期投入达200万元

潘高寿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进行的PM2.5伤害防治研究项目主要对潘高寿两款产品(蜜炼川贝枇杷膏、治咳川贝枇杷露)防护PM2.5效果进行科学鉴定。通过动物比对试验,观察潘高寿产品对暴露在不同环境下的动物健康情况的影响,在完成对动物试验后,进而推动人体临床试验。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刘菊妍介绍,从2012年开始,潘高寿对是否介入防护肺部PM2.5伤害的药理研究以及如何介入,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反复论证,在企业内部各层面达成了共识。另据了解,潘高寿产品可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加肺部黏液的分泌与排出,提高肺部的自净能力。

而广药潘高寿“绿肺基金”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PM2.5专项防护计划能够在长期运行的资金保障问题。“绿肺基金”的首期投入是200万,后期广药集团还会有陆续的追加投入。

魏大华介绍,除了推进与复旦大学联合的科研项目外,潘高寿还将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活动,针对受PM2.5危害相对严重的人群,如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科普PM2.5防护知识,开展赠药行动等。

潘高寿

或引领PM2.5中医防护

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气环境都会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PM2.5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系统疾病专家钟南山在两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英国治霾用了快30年,北京若下狠心10年就成”。但无论治理情况如何,一定时期内PM2.5带来的伤害还是无法避免,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减低伤害就成了当务之急。

据著名雾霾研究专家吴兑教授介绍,他曾和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铁学煕先生也做过一项研究:通过分析广州1954—2005年期间城市观测站大气能见度资料,将其与肺癌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广州灰霾天气开始逐年增加,7—8年后,广州市的肺癌死亡率也开始明显增加。

“中医药的应用具有西医西药无可比拟的优势,患者也亟须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中药产品。”魏大华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很多的肺部疾病具有病因病机不明确,病程长等特点,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

对于潘高寿的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表示,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变化,这就使得环境问题成为重大健康威胁因素。传统中医药在“治未病”以及养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与PM2.5的长期斗争中,中医药理应发挥特长,为社会大众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