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浙商的震后自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艳蕊
一个浙商的震后自救
浙商陈先生直到现在依然不愿回忆起4月20日地震的那一刻。
4月20日早8点刚过,随着一阵大地的抖动,生活在雅安市芦山县的人们陷入另一个世界。正准备赶往公司的陈先生明白,地震了!
在确认了家里没有伤亡的情况下,他马上赶往公司。
近年来,芦山县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力协调促成贵均纺织、华美包纱、新丝路纺织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现代轻纺产业“无中生有”、“有中做大”,16家纺织企业年产值突破5.5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棉纺、化纤、织布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2007年,在芦山县政府招商引资政策下,陈先生来这里投资兴建了芦山通达纺织有限公司。几年过去,公司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目前共有纺织设备300多台,员工300余人,公司已经跃升为芦山县43家规模以上企业之一。
然而,地震发生后呈现在陈先生眼里的厂房已经完全变形,地面开裂、拱起,围墙开裂、倒塌,设备全部变形、损毁……
此时,陈先生发现,管理人员陆续来到了公司,职工也陆续来到了公司,面对他们的陈老板,员工们目光中充满疑问。
怎么办?
此时的陈先生已经稳定住了情绪。
按照雅安市政府应急办的要求,芦山通达纺织有限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对职工进行排查,在确认无一伤亡情况后,先进行职工安抚工作。陈先生明白,地震带给我的心灵伤害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大,此时,只有忽略自己的不安情绪,才能真正完成政府要求的安抚人心的工作。
“大家放心,我会和大家在一起的。”陈老板的家里亲人都很担心,在他想办法给家里报了平安后,转身对他的员工说:“地震不可怕,地震过去了,我们就开始生产自救。”
其实,陈先生何尝不知道,要自救很难。他初步估算一下,要恢复生产,至少需要四五个月。
现在,为了安抚员工情绪,他希望生产自救或许能唤起员工的希望,忘记恐惧和悲伤。
如今,通达纺织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每天坚守在岗位上,组织员工对厂房进行加固,对设备进行排查,对于一些电线、设备损坏的零件均一一列表,随时准备重新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