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47版:区域陕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47版            区域陕西
 

2013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煤化:探索能源企业低碳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孙鹏何武宏胡建宏

陕煤化:探索能源企业低碳路径

陕煤化集团已形成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产业格局。

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化工厂

安全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煤矿

2012年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陕西能源化工循环经济论坛”在西安举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陕煤化集团)“十一五”以来在科技创新、产业整合、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得到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建议:陕西应高度重视煤炭开采、提质、转化利用等产业链的优化布局,以陕煤化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发平台,联手更多科研机构,共同开发煤热解、气化等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指出:由于煤炭中含有大量稠环碳氢化合物,分解难度大,能耗高。对其进行低碳利用的有效办法,就是分质分级利用。这一点,陕煤化集团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

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和行业整体优势,从培育壮大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的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经过两次重组而成立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近几年,作为陕西省能源化工领域的骨干企业,陕煤化集团认真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能源重心西移的有利时机,依靠科技创新、理念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增长,为国有企业实现保值增值,能源企业实现低碳发展探索了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

做强主业夯实发展基础

根据资源禀赋和企业实际,陕煤化集团制定了“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毋庸置疑,能否尽可能多地获得煤炭资源,并对其高效开采和加工利用,是该集团能否持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十一五”以来,陕煤化集团在煤炭高效开采与煤炭清洁转化方面,持续投入,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0年,陕煤化集团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346亿元、516亿元和178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778%、468%和1313%。2012年,陕煤化集团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50亿元、利税208亿元,继续保持了“每两年翻一番”的发展速度。在2012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排名第107位,较上年前移了51位,并连续4年入选中国企业效益200佳。实现了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共同进步与和谐发展。

作为陕西省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确定的陕北大型煤炭基地重要开发主体之一,陕煤化集团受到国家能源局、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源获取方面优势独特。经过数年滚动式发展,该集团现已经拥有数百亿吨优质煤炭资源。按照“十二五”规划的两亿吨产能推算,可供其持续开采上百年,从而使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不仅如此,由于陕北地区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好,地质构造简单,适合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使煤矿建设成本和煤炭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加之所产全部为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助推了企业赢利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尤其随着国家能源重心西移,山东、河南、安徽等昔日的产煤大省变成煤炭调入省份后,陕煤化集团的煤炭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话语权、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后劲更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

煤炭板块的表现令人振奋,煤化工板块的前景同样令人期待。2011年,尽管市场环境整体疲软,全国大部分化工企业惨淡经营,但陕煤化集团前期铺承投入并精心培育的煤化工板块,却当年实现了逆势增长,企业煤化工板块不仅整体扭亏,而且贡献了3亿多元净利润。

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华炜欣慰地说:“这主要得益于集团公司确定的以煤炭开发为基础、以煤化工为主导的两翼齐飞战略,更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的决策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虽然自2003年以来,煤炭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攀升,给企业带来了丰厚回报。但仅靠生产销售煤炭这种资源类产品盈利的企业,将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提高煤炭就近深度加工转化率,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虽然借助煤炭市场的好转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陕煤化集团“十一五”以来实现高速增长,但公司上下始终居安思危,借助企业形势好转的有利时机,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偿还安全环保投入及民生等方面的历史欠账,并加大了煤化工领域的投入,推动一批大型煤化工项目建设。目前,韩城、黄陵各500万吨焦化及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北元化工百万吨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天元化工50万吨煤焦油轻质化项目,陕焦200万吨焦炭、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陕化3万吨1,4丁二醇及6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尿素扩能技改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正在建设陕焦7万吨甲醇驰放气制合成氨、陕化10万吨1,4丁二醇联产聚四氢呋喃、蒲城68万吨DMTO、彬长60万吨MTP等高附加值煤化工项目。还走出国门,开工建设吉尔吉斯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炼油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生根和实施,扩大了企业的业务范围,化解了潜在的风险。同时,更好地发挥了陕煤化集团拥有丰富优质煤炭资源的优势,使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明显增强。

为解决煤炭运输难和运费高的难题,使煤与煤化工板块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陕煤化集团又启动了全球最长的管道输煤工程———神渭输煤管线建设。该项目北起神木,南至渭南,全长748千米,设计年输煤量1000万吨。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渭南、渭北大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的原料供应问题,实现煤炭、煤化工产业一体化点对点直通,使煤炭开采与煤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的双擎作用更加显现。

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陕煤化集团自成立以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企战略,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陕煤化集团累计完成科技投入近30亿元,截至2012年9月,该集团已经拥有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煤制化学品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等3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拥有陕西省甲醇衍生物及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煤矿安全技术中心、陕西省煤制烯烃类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煤矿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8个企业研发中心。并承担了数个陕西省“13115”工程。

2012年8月31日,陕煤化集团主导建设的“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在西安正式揭牌,这是国家在陕西设立的第一个由企业主导建设的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

与此同时,陕煤化集团还先后与中科院机电所、煤炭瓦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大连化物所、西北大学等全国顶尖的研究院所及科技权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断推出煤炭开采、煤化工转化领域的前沿技术。

通过在科技研发方面的不断发力,陕煤化集团在矿井安全治理、煤制烯烃、粉煤催化干馏、煤焦油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数项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该集团先后完成各类科技成果178项、拥有有效专利34项,获得著名商标3项,名牌产品10种。一大批国内先进技术成功开发并迈向产业化,奠定了陕煤化集团在国内煤化工产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2010年4月12日,国内目前单套最大规模煤焦油轻质化装置———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在陕煤化集团神木天元化工公司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油品,当年6月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陕煤—榆林版”煤制油享誉海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由陕煤化集团主导开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Ⅱ)工业技术仅仅用了2年零7个月的时间就研发成功,创造了原创技术由实验室到工业化试验,再到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的世界速度。2010年,“甲醇制烯烃(DMTO-Ⅱ)工业技术迈向产业化”与“嫦娥二号探月”等一同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为使现有科技成果尽快发挥效益,陕煤化集团持续给力从理论到产业实践的转化,一批在煤转化科技研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先进技术迅速进入试车投运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煤制烯烃方面,最新研制的DMTO-II技术正由集团下属的蒲城清洁能源化工公司付诸实践。

在双醋技术方面,自主研发的甲醇羰基合成醋酐联产醋酸技术由集团下属的渭河煤化工集团建设实施。

高混合碳四催化裂解制丙烯技术也于2010年底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这项技术为我国炼油工业和化工工业所产生的碳四资源的进一步增值加工和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技术可靠、经济性高的工艺路线。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杨照乾透露:“集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规划投入不少于120亿元资金,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并努力将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85%,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多元发展成就持续辉煌

陕煤化集团在突出煤炭、煤化工两大主业的同时,一直坚持多元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布局发展多元产业,形成了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宽业务范围,多元互补、相互关联的立体式发展构架。现已形成以煤炭开采和煤化工为主业,电力、物流、装备制造、建筑施工、钢铁冶炼、金融服务等多个产业链条。还通过投资新建、收购兼并、内部重组等各种途径,使陕煤化集团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发展到60多个。成功打造了以煤炭开采和清洁转化为基础,以产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为纽带,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延长资源利用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手段的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经济圈。

在电力领域,该集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矸石电厂和瓦斯发电,有选择地参与坑口发电,着力发展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

在物流领域,陕煤化集团充分利用原有铁路专用线,积极参股国家铁路干线建设。通过在沿海、沿江、沿河选点建立物流集散中心等办法,不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同时,顺应销售模式转变,积极构建煤炭网上交易,为煤炭销售一站式服务体系搭建平台。

在装备制造领域,该集团对旗下机械制造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西安重工装备制造公司,大幅提升了煤矿机械化采掘装备、建筑机械、公路摊铺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在建筑施工领域,陕煤化集团组建了具有矿建特色的大型综合建筑施工企业———陕西煤化建设集团。并重组成立生态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建材公司。

在钢铁冶炼领域,该集团战略重组了陕钢集团,进一步明确陕西钢铁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通过产业布局优化和整体升级,为全省钢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绿色健康领域,陕煤化集团组建成立了陕南投资公司,依托陕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藏资源,发展绿色加工、生态旅游等新型循环经济产业。同时,联手西安开米股份公司,成立开米绿色科技公司,成功进军环保液体洗涤业。

在金融服务领域,该集团控股了开源证券、长安期货,参股长安银行、陕国投等金融企业。成立了陕西首家省属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并于2012年8月28日正式开业。同时,积极筹备煤炭板块上市工作,为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搭建融资平台。

为了打造具有循环经济效应的产业集群,陕煤化集团加强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在已完成建筑施工、重工装备专业化重组的基础上,又先后组建了管道物流、技术研究院、实业集团、物资集团和化工事业部等专业化板块公司;构建了神南公司、神木煤化工产业公司、府谷能源开发公司、陕南投资公司等区域性发展平台,形成了专业化管理为主、区域化管理为辅的大集团体制。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陕煤化集团多措并举,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性的形成了与央企合作的“三峡模式”、与民企合作的“北元模式”等一大批管理创新成果,业已构筑出国企改革创新和勇担社会责任的一幅幅精品力作,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煤化集团乘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布局完整的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雏形已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陕煤化人,正在释放着底蕴深厚的正能量,向着“十二五”末实现煤炭产能2亿吨、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实现利税500亿元、跻身世界企业500强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