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要给银行当“保姆”
全国人大代表、南充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彭涵
全国人大代表、南充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政府不要给银行当“保姆”
“我希望这个提案能被高层重视起来”,南充商业银行董事长黄光伟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金融作为一个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涉及国民生产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根本上看金融问题就是全社会的问题。而且很多问题并非单个银行、或是国家某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整体统筹。”黄光伟说,为了清晰描述这个提案,他从“银行暴利论”这一存在巨大争议的话题开始,向记者阐释了自己的想法。
银行并非垄断行业
据银监会数据披露,继2011年中国银行业利润首破万亿大关后,2012年中国银行业继续一路高歌。商业银行去年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使得2012年成为银行业史上最赚钱的一年。以一年365天计算,银行日赚34亿元;而以中国人口总数为13.47亿计算,每人对银行业利润的贡献高达920.6元———这对中国社会议论已久的“银行暴利论”再次给出了一个数据上的支撑。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这两年中国实体经济处于低速徘徊。
“我不认为银行是垄断行业。”黄光伟表示,因为与石油和电信行业相比,银行业并不符合垄断行业的特征:目前全国有5家大型商业银行、1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0多家城商行,还有近百家农商行与数十家外资银行。“实体经济越来越虚弱其实反映的是,近几年我们国家的金融改革没有跟上其他领域的步调,而这方面的滞后对整个国民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拖累。”在黄光伟看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加快金融改革”———只不过,两个“过多”阻碍了这一进程。
“首先是‘保护’过多。”黄光伟说,“无论是从存款门槛还是贷款规模分配等方面来看,国家都太注意‘保护’大银行了。”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说政府职能就是要从‘领导’身份的主管部门到‘监督’身份的监管部门进行转变,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政府的思路并没有转过来。”黄光伟认为,中国的银行迟早是要接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检验的,政府的“顾虑重重、束缚太多”将令这个行业缺乏真正的竞争力。
让银行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所以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让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现在绝大多数的银行并不是市场主导型的,说白了就是‘官商银行’。”黄光伟说,“第二是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真正的市场环境中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最优选择’,很多事应该让银行自己做主。”黄光伟表示,近几年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国进民退”等现象与说法的出现,都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有很大关系。
“最后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要加快,在人口红利消退之后我们国家应该找到新的‘红利’,‘货币红利’就应该是纳入国家考虑范畴之内的。”黄光伟说道,但他接着强调了一点:“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不能比商业银行商业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快实现,如果这个路径的逻辑不清晰,将会给国内的金融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