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3版:四川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3版            四川报道
 

2013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翠屏区:打造县域经济“新典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

翠屏区:打造县域经济“新典型”

园区企业标准的生产加工车间

热闹的迎春购物活动

快速发展的园区企业

订单收购确保农户增收致富

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

2012年,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四川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宜宾市翠屏区被评为“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第七强。

据相关资料介绍,“十强县”是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四川省农业人口超过30%的173个县(市、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后,评出的综合实力最强的10个县。

将目光回溯到2008年。彼时,翠屏区首次进入“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榜单,而这打破了延续10余年的“十强县”全部出自成德绵区域的格局———省委提出了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如何能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找到一条符合区域定位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支撑和促进经济发展正是各地执政者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此后连续四年都成功跻身全川“十强县”排名的翠屏区,经济综合实力在川南5市39个县(市、区)名列第一,逐渐成为了公众视野中的“翠屏现象”。

时至今日,翠屏已经是一个公认的、四川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案例,有媒体评价翠屏区“为全川各县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

截至去年年底,翠屏一直没有让观察者们失望:据统计,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3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35元,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8605元,增长14.6%。“2012年我们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龙头,保证了翠屏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与城乡面貌的不断改善。”翠屏区委负责人从战略层面上解释了“翠屏现象”的根源: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相辅相成、相互推动。而由点及面地看,这也正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大产业联动新农村:

优势产业的“工农双赢”

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北纬29度,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汇合处,古来即是川滇黔结合部的经济文化重镇,雄踞巴蜀、势控滇黔,素有“西南半壁”之称;同时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绿色食品一向是该地区的城市名片。

今年年初,宜宾市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实现在川南城市群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实施环境兴市战略、项目推进战略、开放活市战略“三大战略”;构建全省商贸物流中心、川南金融中心、川滇黔区域交通枢纽中心“三个中心”;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综合能源开发基地、重大装备机械制造基地、新型材料开发生产基地、轻纺工业基地、化学工业基地“六大基地”。这一蓝图的规划既是承前,亦是启后。其中,以五粮液、叙府茶业、戎陈坊大头菜等为代表的企业在“绿色食品基地”的打造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1991年创业至今的22年中,叙府茶业由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了全国茶叶行业自有基地最大、覆盖茶类最多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我们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茶叶产业链的茶企,包括种苗、种植、科研、应用、推广、营销、文化等方面,走的是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叙府茶业董事长颜泽文表示,而带动广大茶农增收,一直也是叙府茶业在发展壮大中始终不忘的社会责任。

截至目前,公司自建和联建茶园基地40万余亩,带动农户10.2万户,户均年增收达2000余元;通过季节性采茶制茶等增加农民工就业10万余人次。今年新茶开采一个月,种茶农户户均收入3300元,茶农收入较去年新茶开采第一个月增长30%以上。近期,叙府茶业又通过技术、产品创新,着力解决了以往“夏秋茶”口感差、市场销售低迷的难题,从而帮助茶农进一步增收。颜泽文说,叙府茶业解决这一难题后,可让茶农增收达到40%以上。

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在这股“政策东风下”,翠屏区全力为“酒都特色街区”、“五粮液产业园区”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各种要素保障,为五粮液集团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千亿产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此,翠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就是要按照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进的思路,依托市属以上大企业大集团,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基地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稳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战略的效果是明显的:据统计,在五粮液所带动的产业聚集效应下,宜宾目前已经有大大小小的白酒企业28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酒类企业已超过25家,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品牌7件。在未来五年内,宜宾已确定对叙府等16户酒类中小企业实施“亿元企业”培育计划。

当翠屏区的白酒产业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之后,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开始凸显:仅2011年,翠屏区江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发展优质酿酒专用粮基地4.57万亩,两季生产专用粮达3.65万吨,总产值1.079亿元,总增产4394.76吨,总增收2703万元。在这个过程中,全区白酒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帮助农民建立起自己的农业基地,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为农户制定最低保护价,以“订单农业”方式让农民放心耕种,不愁农产品的销路。

叙府酒业即是这些企业中的一员。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叙府酒业着力建设优质专用粮基地,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最终得以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叙府酒业积极带领企业员工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实施叙府酒业粮食产业化经营工作:2012年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订单基地面积达13.8万亩,其中无公害面积达13.77万亩,核心示范片4500亩,带动农户6.7万余户。

54岁的陈能荣是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群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他常年在外省打工,而酿酒专用粮种植户的增收改变了他以往的生活轨迹:“前几年我就没有出去了,在家种了4亩高粱、6亩水稻,除去开支,当年就净挣1万元。这可比打工强多了。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决定好好在家发展产业。”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打造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将城镇化作为拓展农民就业的重要空间。据社科院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化率约为51%,工业化率为47%,而国际上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约是工业化率的2至3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就近就业率低;但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翠屏区的白酒产业正发挥着这样的支撑作用,令众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从“候鸟式”迁徙,变成了走家门口的“就业路”和“致富经”。

园区建设:成就“工业之强”与“城市之美”

“工业创造了城市、城市聚集了工业,极大地创造了财富。在此过程中,产业发展、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成为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发展路径。”《人民日报》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互动作此描述,而翠屏区的建设思路正是遵循了这一逻辑。

“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翠屏区结合区情,重点加强了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勇挑建设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大梁。”翠屏区政府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也正是翠屏区“工业强区”战略的核心要义。

目前,翠屏区已逐步形成象鼻、盐坪坝等产业园区,为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次核心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基础平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翠屏区的产业园区不仅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成渝经济区产业转移,同时积极拓展南向和北向,着力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节点和产业互补性上选准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形成比较优势。同时,还积极引进、吸引高水平制造业、高新技术和服务贸易项目到翠屏区投资,不断扩大合作区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据了解,象鼻产业园以机械加工、仓储物流为主,规划总面积5.32平方公里,与之相邻的以建设川南最大铁路枢纽站,并连接宜宾港的一步滩区域现代物流基地即将新鲜出炉。目前,该园区已成功引进20多户企业。岷江集团即是其中一家,它也是“高水平制造业”———翠屏区极力想要引进企业类型的典型代表。

岷江集团始建于1984年,下辖“岷江机械”、“江源化机”、“其江安装”、“岷江塑料”四个子公司。从川南小厂到跻身中国三家最大的聚合釜生产企业,再到以高效外夹套薄壁聚合釜和大型聚合釜、流化床等为代表的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注重技术创新的岷江集团最终结束了该类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据其总裁袁建华介绍,岷江集团每年都有不低于五六项的专利申报,迄今为止共成功申报了50多项专利。

而以纺织业为主的盐坪坝产业园,则着重围绕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生产企业丝丽雅集团以及全球最大的绣花线生产企业惠美线业公司———这两家重点企业的产业拓展和延伸,加快承接东部及沿海纺织业的转移,发展粘胶长丝等新型纤维,开发各类新型绣花线、丝线、包装物加工等产业。

据四川省化纤行业协会秘书长张虹介绍,不断拓展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品总量总的比重,是西部未来一段时间纺织发展的方向;而四川省有8000万人口,加上四川对其整个西部的辐射作用,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道路、机场、水坝、建筑、汽车工业、医疗卫生等等领域,使产业用纺织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四川省产业用纺织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翠屏区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丝丽雅集团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建成并投产了年产6万吨粘胶短纤维项目和年产3000吨高档新型纱线项目。2012年,宜宾丝丽雅集团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0.9亿元,利税达到4.58亿元。

事实证明,按照“产业集中、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要求,翠屏对园区建设进行了高标准战略定位,制定了科学的产业布局规划;据翠屏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雷明康介绍,翠屏区产业园区的打造整合了翠屏区80%以上的工业指标,“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格局已基本形成———这既打造了翠屏区的“工业之强”,也坚守了其“城市之美”。三江六岸,水天一色的宜宾,占尽长江千里春。

川南商务高地:

激发“消费”的力量

“新型城镇化提速,也给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契机。翠屏区已经提出建设‘川南商务高地’的目标,借力城市扩张、推进商务‘倍增计划’,加快‘三江口’核心区域及‘翠屏新区’两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力争尽快形成川南及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商贸中心,提高宜宾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翠屏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是翠屏区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商贸繁荣的历史来看,商贸繁荣的地方交通运输都方便快捷。翠屏区位于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给物流、人流创造了条件。因此,翠屏区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商业贸易集散中心,自古以来就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这一美名。为了发挥出区位优势,翠屏区全面落实宜宾市委、市政府构建全省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构建辐射吸纳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要求,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川南商务高地”。

据翠屏区商务局局长何锐介绍,按照翠屏区城市发展“东进西拓,扩展两翼”的规划,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老城区主要发展商贸服务业;“三江口”地区将打造成翠屏区的中央商务区,高规格规划、高水平建设,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城市“名片”。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首次单独把城镇化作为重点提出后,敏感的投资界闻风而动,包括券商在内的几乎所有机构都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的重要投资主题,这直接催生了“新型城镇化”概念股的雄起,二三线城市的地产股成了首批受益者;但随后安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口和产业的聚集、经济效益增进、居民收入增长,需求也相应增加,然后反过来再支撑当地产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平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力。所以有观察者因此提出,在城镇化的“深化阶段”,受益最大的行业将集中在公共服务以及消费带动的第三产业之中。

这一点在翠屏区已经有所体现:在第十三届西博会上,宜宾市翠屏区签约招商项目11个,签约资金总额约31.2亿元,包括:大型百货购物中心、特色餐饮街、综合休闲文化广场、五星级酒店、影视文化中心、精品购物街以及医院、汽车4S店、银行、科技产业园(甲级写字楼)等,涉及居民服务、住宿和餐饮、卫生、体育以及金融等行业,而且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高级经济师赵焕焱以酒店业为例,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描述了产业聚集与消费升级的互动过程:“酒店可以与商业、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现代服务业等有机结合,形成在当地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镇客厅’以及兼顾不同功能中心的‘中央活力区’。这样一来,产业聚集与消费升级就可以互相形成助力。”

目前,翠屏区立足已初步形成的商业集中区,着力培育壮大“四个商圈”:大观楼商圈,南岸东区、西区商圈,江北商圈,天柏组团商圈,并将这些商业圈培育成商业高度集聚,具有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的商贸业核心区域。同时,针对目前已经初具特色的街道,着力培育滨江路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街、崇文路特色餐饮街等特色商业街区。

据了解,2012年,翠屏区绿源江北购物广场、江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市场建成运营,莱茵春天、唐人财富中心等重大商业项目快速推进。去年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9户,达179户。推出栀子花、红高粱乡村游等旅游文化活动,实现旅游总收入53亿元,比上年增长29.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2.79亿元,增长16.4%。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12.1亿元,增长12%。

“翠屏区因特殊区位优势,市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在市委、市政府统一规划指导下,区委、区政府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明确了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区、川南商务高地、宜居幸福翠屏,努力实现‘川滇黔结合部科学发展领先区’新跨越的总体思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为‘宜宾市在川南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翠屏区委负责人表示,他对翠屏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