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深度
 

2013年3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会期间,当记者问政协委员崔永元“你对国产奶粉有信心吗?”时,崔永元明确表示:“当然没信心。”有记者提醒,数据显示内地奶粉99%是合格的,崔永元说,他不知道另外1%在哪里。
  而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到民众为何对国产奶粉没有信心时,当着众记者面“哭”了。他坦承多头管理正是食品安全的硬伤。

寻找1%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凌林

寻找1%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卫生部部长陈竺:奶粉的安全问题,企业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需要加强诚信,政府的监管也会进一步加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如:“我亲戚朋友家中的小孩90%以上都吃国产奶粉。奶粉的国内标准现在也不低,有些还比国外标准高。”

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岱岳区金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兰英:“好牛奶是喂出来的,不是兑出来的。”

全国人大代表徐爱华:“限带令”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内地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内地要解决奶粉问题,首先企业应做好诚信。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集约化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奶业问题的有效方式。

周末的缘故,虽然是雾霾天,石景山家乐福店里的人还是比平常多了不少。

在奶粉货柜前,有不少来购买奶粉的顾客,记者发现,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国外品牌的奶粉。一位推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径直走到某外国品牌奶粉区,十分熟练地把两罐奶粉放进购物车上。

这位母亲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她的孩子快3岁了,从半岁开始吃奶粉,一直就是吃这个牌子的奶粉。

对于为什么不选择国产奶粉,她告诉记者说,觉得“还是国外品牌安全”。她解释说,家里就一个孩子,关系到全家人的未来,不敢拿小孩的幸福去赌。

她坦言,经常看到国产奶粉问题被曝光,对国产奶粉没了信心,“谁能保证后面就不出问题。”

一位母亲的愿望很纯粹,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地成长。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奶业质量问题屡出不止,消费者的信心已经跌到谷底。

99%合格

潜伏着100%不安全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安全”是近年来两会绕不开的话题,不过今年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奶粉安全”成为了媒体追问的最热点。

导火索是3月1日香港开始实施的“奶粉限购令”:一人只能携带两罐,违者可能罚款50万监禁两年。此事一出,举国热议。有网友甚至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孩子在母亲怀里,奶粉却在对岸”。

因为正值两会召开之际,此事自然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也成为媒体不断追问的话题。一些代表、委员有一个一致的观点:“‘限购令’的背后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内地食品安全缺乏信心。”

3月2日,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当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标准的”时,遭到记者连连追问:“数据可信吗?”“你对99%合格这个现状满意吗?”虽然记者未能从吕新华口中获得答案,不过显而易见的是,“99%合格”与国人海外抢购奶粉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当记者拿这个问题去问政协委员崔永元,“你对国产奶粉有信心吗?”时,崔永元明确表示:“当然没信心。”当有记者提醒,数据显示内地奶粉99%是合格的,崔永元说,他不知道另外1%在哪里。

崔永元的疑惑正是老百姓的疑惑,“另外1%在哪里”也正是老百姓想知道的。显然,99%合格并不等于100%安全。更何况“99%合格”的数据并不能让民众信服。

而退一步讲,即使真的99%的内地奶粉质量都合格,就只有1%的不合格奶粉,消费者仍然会不放心,因为,对一个消费者来说,如果他不幸吃到了这1%的不合格奶粉,那么对他的危害却是100%的。而且,在中国庞大人口基数上,1%的不合格奶粉所造成的危害是可怕的。

事实上,外国品牌奶粉也不时有问题曝光。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从2011年到2012年对国产和进口乳制品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2年,国产乳制品问题检出率为0.26%,而进口的乳制品问题检出率为0.76%。

显然,1%的不合格已经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阻挡在了国内乳业产品的大门外。

两会上,有代表质问,一个可以把神舟飞船送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却不能让本国的妈妈们用上放心的奶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产奶粉陷入信任危机,洋奶粉迅速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半江山。数据显示,目前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70%—80%,国内市场销售五强中,洋品牌占了三席。

1%在哪里?

如果说,99%合格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要过程,而找出1%的不合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奶粉问题其实就是良心问题。”天津市武清区奶牛养殖基地的老李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奶粉出问题出在监管上。

“原来的奶站在收购奶源后会人为地加入各种添加剂,现在奶站都撤了。”老李告诉记者,要保证奶源质量必须加强监督管理。“挤奶环节特别重要,要注意消毒,不要使用抗生素。”

老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反映,由于监管不力,一些大企业不要的牛奶,却被小乳品厂收去做乳品产品了。

显然,当前奶粉99%的合格和群众99%的不信任,反映了我国目前从食品安全监管到整个链条处于不规范,不负责任的状态。

在两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时候,几欲落泪。周伯华认为,“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没有人管,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设有“重兵防守”,有七八个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负有主要监管职责,但现实的情况却如网友调侃:七八个部门管不好一盒奶。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认为,牛奶问题就是一些丧了良心的市场经济主体,制出这样的牛奶来毒害儿童,把民族产业都快摧垮了。牛盾指出:食品安全现在是分段管理,要想真正扭转食品安全的局面,只能上下联合监管,要做到无缝连接,不能出现真空地带。

民进中央在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配套法规不健全,造成监管边界不清晰、部门权责不明确、执法混乱等情况;标准体系不完善,现有技术标准数量少、时间早、指标粗,并且存在交叉、重叠,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

如何重塑信任,是国产乳企的当务之急。只有中国乳业吸取教训,痛定思痛,让国产奶粉质量真正经得起考验,民众的信心自然也就回来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恢复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最重要的不是恢复对国产奶企的信心,而是恢复对监管的信心。“有效和有力的监管,能够保证市场自身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如果相反,政府监管并不能做到这样的保障,市场就会形成逆淘汰,那么,消费者既然无法选择,也无法分辨,那就只好消极地用脚投票,对整个行业和企业说不。”

当然,重新建立投资者的信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内乳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坚持诚信经营,良心做事业,总有一天能在国内市场获得“重生”。

诚如一位结婚不久正规划未来美好生活的朋友所说,“希望我的孩子能放心喝上自己国家生产的奶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