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海洋维权能力
促进三沙资源合理保护开发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原副省长林方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原副省长林方略提高海洋维权能力促进三沙资源合理保护开发
林方略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地级市;7月1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省三沙警备区;7月22日,三沙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公布了人大代表名单;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永兴岛举行。这一连串的动作对海南省三沙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驻地为永兴岛,2010年统计人口为600人。目前永兴岛唯一的渔村永兴村共有100多人,大多是来自海南岛文昌、琼海、万宁一带的渔民,他们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木屋里。
三沙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企业报》记者就三沙市的开发和保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原副省长林方略。
《中国企业报》:2012年6月21日,三沙市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你曾任海南省副省长,你认为三沙建市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林方略:三沙建市,有利于加强西、南、中沙三个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有利于加快南海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开发,有利于保护三沙典型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体现了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坚决态度,使中国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海洋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响亮口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建设海洋强市、海洋强省;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建设美丽海洋,离不开美丽海岛。三沙市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海岛市,岛屿面积全国最小,但海域面积最大,是建设海洋强国和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独特地理单元。
《中国企业报》:你在海南多年,你认为要建设和发展三沙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会遇到哪些问题?
林方略:三沙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战略规划滞后。三沙市成立后,由于缺乏总体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维权和维稳、开发和保护、经济发展和军力建设等矛盾没有很好理顺,南海管理体制和问题解决机制难以有效解决,国家赋予三沙市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二是基础建设落后。目前,除永兴岛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较好外,西沙赵述岛、筐仔沙洲等其它海岛公共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到群众的基本生活,成为制约南海开发的瓶颈。
三是执法能力不足。南海部分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部分海域屡遭他国船只侵扰,渔业资源和油气等矿产资源被非法盗取,主要原因是执法装备不足、执法人员短缺、执法基地缺乏,执法能力已严重影响南海维权。
四是资源开发缺乏。三沙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海底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然而,由于缺乏综合加工和服务保障能力,南沙渔业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在南海深处尚没有一座属于中国的油气平台。
《中国企业报》:应该怎样提高三沙海域管控能力,促进三沙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
林方略:三沙是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前沿,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重要基地,三沙应当建成维护南海主权和南海资源开发服务的重要基地。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个人建议:
抓紧制定三沙总体战略规划。建议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外交等涉海部门、军队和研究机构等,制定三沙总体战略规划和发展规划,理顺维权和维稳、开发和保护、经济发展和军力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出台西沙群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和渔民落户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军地划界、军地管理衔接和渔民落户等问题,推动三沙开放开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西沙通过海岛生态修复和渔民安居等工程,大力开展住房、通讯、水、电、码头等民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进渔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中沙、南沙建设人工设施,择机上岛进驻。以开发促保护,以居住促维权,推进西沙岛礁民用化过程,达到事实上的行政管理,鼓励渔民守岛戍边。
加强海洋维权能力建设。建议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在西沙选址建设集海监维权、海岛生态建设示范及预报、监测、卫星校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海洋综合管理基地,在中沙和南沙建立海洋综合保障基地,提高维权保障能力。加紧配备必要的船舶、飞机等执法装备,打造素质高、作风好、执行力强的海洋执法队伍,加大对三沙海域监视监测力度,提高海域管控能力。
加快资源开发。自主和鼓励个人或公司在南海海域从事渔业捕捞、养殖、矿产开发等经济活动。加大对南海油气开发的倾斜力度,引进全球知名的油气化工企业,通过联合开采等方式积极推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通过开发建设,强化实际存在,为三沙市提供原动力,促进三沙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