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践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践行
 

2013年3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布局全球的“中国节能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建国本报记者李延生

布局全球的“中国节能谷”

中国节能谷奠基仪式

中国节能谷沙盘模型

中国节能谷核心区景观

中国节能谷,又称“中节盟节能环保产业园”,是王少宏等专家及其领导的中节盟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研究行业近二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它引进国际先进产业园建设理念、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环境、迎合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未来数十年发展趋势,致力于提升改善全球节能环保现状、促进世界各国节能环保行业全面升级,带动产业园区所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节能谷是在国家相关部委、世界银行等相关机构和地方省政府、当地市政府及市经济开发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SEMC节能投资促进中心、中节盟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牵头投资、规划建设的生态型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低碳经济产业园,享受国家级经济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低碳节能产业园。

中国节能谷在国内规划有9大节能环保产业园,集聚38条节能环保产业链,将于今年完成在我国境内的选址规划,并开始在欧洲布局产业园,在迈出布局全球步伐的同时,帮助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福泽子孙

节能环保是最大的公益

“当今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源亦遭到严重污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愈发严重,食品质量、药品质量、空气质量困扰社会,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发展节能环保既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又可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投身节能环保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最大的公益。”王少宏这样说。

中国节能谷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各地地方政府给予用地、税收、规费和服务性收费、投资服务政策等各方面的优惠,各方齐心协力,将“中国节能谷”打造成一个“国际化节能环保强势品牌”。

国际设计

奠定全球经营的基础

为了使产业园的规划与国际接轨,使产业园为地方经济稳定贡献效益,为入驻企业持续提升业绩,王少宏请来国际著名公司为园区制定发展规划方案,以“生态、节能、科学、创新”为核心理念,对各地节能产业制定详细的产业规划。规划中,中国本土设9个产业园,每个产业园将规划6、7个产业链,每个产业链引进二三十家企业,每个产业园都将达到350亿元———500亿元的产值。

王少宏说:“在节能环保领域,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拥有专业核心技术。在中国,有些项目三到五年,就会和欧美竞争,不如现在就走出去。当前,就国外兴建产业园的事宜,与欧洲某国的商务谈判,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融聚智慧

以商业之道推动产业升级

王少宏介绍说:“我们将开发并全面推行‘全球节能环保产业协作’、‘产业链集群’等模式,为世界各国、各地政府、各类能耗企业、节能企业提供大型综合节能项目系统服务、低碳产业规划、环保产业投资等节能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中国节能谷以产业地产、金融资本、产业链规划为核心能力,建设以“中国节能谷”为统一品牌的节能产业示范园,利用园区技术、资金、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节能谷模式的复制,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际国内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相关机构、金融机构(国有银行、PE、PV)、节能服务企业(轻资产型节能服务企业,、节能设备制造企业、节能技术研究机构、综合性节能服务及制造企业)、高耗能企业、可持续生态房屋用户、能源梯级利用、装备和系统用户、环保脱硫脱硝、土壤治理等项目用户、太阳热发电装备及系统等用户、其他高耗能用户(煤电企业、化工企业等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容易产生各类废弃物的企业),提供资源对接、示范平台、实体产品、专业服务、金融运营等五大核心能力支持,为上下游企业共享原材料、技术、能源、物流、仓储、物业等资源,在装备制造、固废处理、装备联合供应等方面提供各种内外部合作机会,通过资源共享及联合创新,加速聚合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提高产业基地及其成员的整体竞争力。

“以产业链模式建设中国节能谷,产业园内的企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这是我们倡导的共赢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王少宏说。

(一)研发开放化,产品及技术持续领先

中国节能谷在行业最前端科技跟踪、趋势把握、研发方面具备雄厚实力,以中节盟集团国际化运营为背景,建立了国际联合专家体系,以“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协会”为依托在国外设立资源联合研究中心,还成立了八大研发中心和海外12位专家组成的研发和验证机构,全力打造开放式公共研发平台,实现技术研发的全球化和资源共享。

为保障“中国节能谷”内企业和行业技术持续拥有持续竞争力,今年1月,中节盟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投资新建了“中国节能谷·湖北(襄阳)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核(核心区)”,核心区内的八大技术研发中心,开展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创新、研发、试验以及最新节能技术成果的孵化、转化,建立节能研发与共性技术平台,加快节能研发与综合服务产业化的进程。同期,为了吸收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节能技术,整合国内节能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进行再开发,形成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与北工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了“中国节能谷·北京工业大学———低碳能源联合研发中心”。

(二)技术产业化,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中国节能谷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资源优势,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产业化研发和孵化为平台基础,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推动节能产业链企业发展为目的,在区位条件优越、装备制造业优势显著,形成节能产业集群,成为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大规模产业化的优势平台。

中国节能谷通过天使基金、低碳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及八大技术中心等组织,对节能环保技术、项目和企业进行孵化,提供投融资等相关系统服务,助力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节能环保技术和项目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创新了产品开发和产业化运营模式。除此之外,还为园区内企业分享准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等高收益投资机会。

(三)投融资规范化,为地方与企业注入活力

中国节能谷配备了专门从事银行、担保、融资租赁和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利用节能产业园所拥有的担保、银行、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资金资源优势,成立了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基金及欧中节能环保产业基金、节能环保产业园低碳基金、节能环保项目投资基金、节能环保产业私募股权基金,为世界各国、各地政府、园区企业、节能环保项目提供全方位投资和融资管理服务,在为入驻企业提供和创造融资机会的同时,也创造了投资机会。同时,首倡成立了“行业互助银行”,形成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和绿色融资通道。

(四)运营品牌化,用中国智慧解决全球节能环保问题

从打造国际化节能环保强势产业园品牌的目标出发,王少宏与营销界知名专家宋振赫促膝长谈,果断引进了作为行业智库的中清国际企业管理咨询机构,确立了运营战略和品牌战略,并以此为蓝本,制定了应对新经营形势的财团式管理,重新梳理了集团组织架构,借此执行新的品牌管理和运营工作。

根据国内各地经济发展和国际节能环保形势,“中国节能谷”在国内计划建立9个产业园,宏观布局为:东北1个、山东1个、河北1个、平原地区1个、西部1个、西南1个、长三角1个、珠三角1个,其他地区1个。同时,在欧洲建立数个产业园。计划在2013年12月前,完成中国节能谷国内布局的全部选址工作。

画龙点睛

“中国节能谷”花落襄阳

古时,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天的襄阳,在“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格局背景下,正在形成“一核两带”产业布局。中国汽车新城、新能源之都、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地区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国际印象逐渐清晰。目前的襄阳,产业与低碳并行,以科学规划助推绿色襄阳发展,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时代的新要求、历史的新任务、发展的新机遇。进驻襄阳的中国节能谷,将以襄阳为基点,进行高效率的品牌辐射和业务拓展。

按照国际著名公司编制《产业园区规划》,要求襄阳产业园投资总额为80—100亿元人民币,计划三年引进节能装备制造企业50—60家、孵化节能高新技术企业30家左右,建成一个节能产业化中心、一个节能产品检测工程中心与一个国家级节能重要实验室,年工业产值达300亿元以上人民币。利用三年时间,使产业园项目具备综合产业规模,初步达成产业链的配套;利用五年时间使产业园达到一个产业设施配套齐全、产业链完善并具有大批核心知识产权的技术先进的世界级低碳经济产业园。

中国节能谷·襄阳节能环保产业园,从2009年到2012年,招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几年内,召开、参加各项展会达到20多场,接触企业600多家,在节能领域获得了10多项具有影响力荣誉,并被多家电台、杂志、网站作为杰出节能企业跟踪报道。目前已经引进高端节能装备40余项,正在洽谈企业160多家,签订合同20余家,入驻企业13家,数家产业化实体企业正在健康运营中,正在筹备开工建设的企业有7家。

走向世界的中国节能谷

王少宏预测,新能源、清洁能源与清洁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突破口,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竞争领域。中国在此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现在我们要抓住机遇,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既要有技术创新,同时也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中国节能产业的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并成长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