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管理
 

2013年3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石化:科技创新成就世界一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胡拥军

上海石化:科技创新成就世界一流

上海石化在40年的发展中,十分重视技术进步,特别是在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塑料化纤研究方面,不遗余力,新品迭出。

技术进步新品迭出

2012年4月,上海石化碳五分离技术落户台湾台耀石化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继该技术在燕山石化、武汉石化得到成功应用后,再次落户知名企业。据了解,上海石化碳五分离技术经过20年的研究、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

2001年,上海石化建成亚洲第一套1000吨/年异戊烯装置。这是上海石化碳五分离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评审专家认为,该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异戊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频那酮及麝香香料。这些产品此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该装置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09年,上海石化扩建了一套年处理能力达15万吨的碳五分离装置,并于去年投产一套年产1万吨的异戊烯装置,碳五的深度开发从中间体延伸到附加值更高的下游产品。

目前,已形成聚合级异戊二烯、化学级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4种产品以及下游异戊烯、高纯度戊烷、芳樟醇系列三大类产品,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碳五系列产品产业链,上海石化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综合优势得以体现。现在,上海石化的碳五年处理能力达到了22.5万吨,总的碳五利用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45%,为国家石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细化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塑料和化纤方面,由于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行业竞争激烈。对此,上海石化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及30多年来在塑料化纤生产上形成的技术优势,不断淘汰老产品,开发新产品,许多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日前,由上海石化联合研发的“高速自由端纺纱专用涤纶短纤维”开发项目,通过专家鉴定。据了解,该产品解决了纯涤纶纤维不能应用于高速纺纱的难题,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并且,因质量优异,受到用户好评。

据上海石化副总工程师、科技开发部主任任国强介绍,2012年,该公司合成树脂新产品及聚烯烃专用料达78.07万吨;差别化纤维20.48万吨,差别化率81.41%;差别化聚酯切片27.6万吨,差别化率49.30%。有13项新产品获得上海市财政扶持资金2080万元。

纵观全年,塑料化纤几乎都拥有自己的新品、精品。如塑料部成功研发出医用聚丙烯和医用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G树脂系列专用料等产品,在行业中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腈纶部加大科研攻关,抗起球级数达到了四级,深受用户青睐。同时,碳纤维产业化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涤纶部聚酯产品自2011年成功出口欧盟后,去年,又分别进入德国、土耳其市场。

信息化助飞工业化

上海石化致力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建设和应用中,有力地推进了信息化进程,日前,荣获2012年度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

上海石化信息化应用队伍目前已经发展到5000多人,超过在岗人员的1/3。由于该公司坚持每年有计划地对管理干部、关键用户、终端用户、技术支持人员等进行信息化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应用队伍人员素质的持续提高。

上海石化2001年建成千兆主干网络后,2004年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上线,至今已经形成过程控制系统(APC群)、生产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优化系统(P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等专业平台。这些系统,共享信息、齐头并进,在企业各个领域发挥独特功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

该公司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与经营管理融合,向高效管理要效益。ERP系统,是上海石化最大型最完备的数据共享平台,可提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有效控制成本、及时分析财务状况等应用功能,涵盖了经营管理各个领域,成为该公司经营管理中名副其实的“好管家”。(下转G08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