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三十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锦华
中国石化三十年
王利博/制图
198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筹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指出“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1983年7月,中国石化总公司正式成立。《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发挥石化工业经济实体的优势》的社论,号召“为强国兴邦发扬进取精神,努力把总公司办成一个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
30年过去了,中国石化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组建公司,发展成世界500强第五名、中国企业500强第一名的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公司。在2012年公布的世界500强前10名中,有5家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跨国石油公司,其中比中国石化成立时间早100年的有3家,早93年的1家,早74年的1家。中国石化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成功赶超他们的百年历程,这个路是怎样走过来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发展环境,是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充分发挥的制度优势,是人民的进取精神。
以国家希望为使命
在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原副总理姚依林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词,强调“国家对你们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你们在80、90年代,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姚依林讲的国家希望,主要是“通过提高石油化学工业来改善我国的人民生活”;“给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较多的财力,增加国家的收入和积累”;“实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要求”,其中“增加国家的收入和积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全局,是为至要。1983年全国财政收入1367亿元,石化企业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合计107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将近8%,影响举足轻重。国务院原副总理康世恩领导的专家小组提出,改革后的新体制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多创财富,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115亿元。这是一个打动人心的目标,是国家急迫期望解决的大问题。
为了落实国家“寄予很大的希望”,早在中国石化筹备期间就专门召开会议,组织企业制订《1983年—1985年提高经济效益方案》,实施挖潜增效措施。分析有哪些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副产品资源没有利用;已经利用的,有哪些没有用好,还有哪些设备有潜力。这个方案不只是引导企业挖掘生产潜力,更重要的是确立为国分忧的经营理念,把提高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当做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光荣使命。
1984年4月,国务院在听取中国石化汇报时明确提出:国家把石油化工看做是生财之道,你要考虑少投入、多产出、快产出,首先把效益搞上去,为缓解国家财政困难“雪中送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于1984年1月至8月,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连续8次讨论中国石化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这在国务院各部委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也由此感悟到国家期望的殷切,不敢懈怠,抓紧制定了1985—1990年的总体改革方案,提出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税利双翻番,6年累计实现税利900亿元,其中1990年当年实现税利203亿元,核心目标是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30年来,中国石化不忘使命,累计向国家缴纳税费20093亿元、利润8864亿元,合计28957亿元。相当于国家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青藏铁路三项跨世纪工程全部投资的11倍多,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希望,为强国兴邦和保障民生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矢志追求的幸福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是经济繁荣和财力雄厚。2012年,国家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总数已达66275亿元,占2012年全部财政收入117210亿元的56.5%。这是硬约束的刚性开支,需要政府巨大的财力支撑。中国有13亿多人口,城乡差别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全覆盖的民生保障举措,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涵盖431个重点贫困县),都有特殊的难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2013年面临的形势时指出:“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和政府承担的刚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显。”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这个矛盾,将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其核心是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把财政收入的“蛋糕”持续做大。我们不能走欧美国家依赖扩大财政赤字和举债,支撑庞大社会福利开支的老路。历史证明,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财政危机是危机中的危机,万万不可大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雨绸缪,依靠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来平衡刚性开支。中国石化3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可以走好这条路,把国家的需要变成企业的使命,特别是国有控股大企业的使命。这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没有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石化以国家希望为使命的实践,其重要性和意义都证明国家的发展兴旺,必须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必须筑牢财政收入基础,确保国家能长期、稳定应对刚性支出。
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宗旨 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善,要经历温饱生活到基本实现小康和全面实现小康的不同阶段。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吃饭、穿衣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中国石化着力发展化学纤维、塑料和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用生产资料,为解决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奠定物质技术基础。1983年,中国生产的化学纤维只有40万吨,2012年已发展到345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城乡人民的穿衣状况日益丰富多彩。在“记者走基层”的电视专题报道中,西部地区群众生活困难,吃、住、行、用的条件都很差,唯独男女老少的衣着都温暖、得体。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等字词不绝于书,即使在富裕的“开元盛世”,仍有杜甫笔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表述。现在这些语句都消失了。“丰衣足食”的丰衣理想已经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光辉篇章。
在中国石化成立的当天,国务院领导接见到会代表,强调要靠石油化工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这是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的中国尤为紧迫。中国石化理解中央的期望,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发展各种合成材料。经过30年的努力,2012年生产和经营的化工产品已达5435万吨,可以为轻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机械工业等产业加工制作各种合成材料,既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极大地减轻了农业和林业负担,推进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石化在向社会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奉行“上善若水,公益为先”的理念,承担扶贫、赈灾、支教、援医等社会服务项目,先后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称号和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从1988年起,定点扶持安徽颍上、岳西两县和湖南泸溪、凤凰两县,实施扶贫项目237个,修建希望小学260所。对口支援西藏班戈县,完成援藏项目80个。从2004年开始,在四川、贵州、甘肃、湖南4省34个市(州),参加“春蕾女童”助学项目,资助成千上万的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国石化光明号”是第一列,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由企业捐赠的健康快车。近10年中,用最先进的超声乳化技术,为内地11个省、自治区和18个地级市的2.2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治疗,还捐建白内障治疗中心9所,为广大患者带来光明。
中国石化认识到,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的劳动分工。企业应当在做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企业与社会互相理解,彼此关心,在为社会服务中,体察人民的需要,用以改进工作,增强企业的人民意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以改革为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石化成立之前,世界上年产石油超过1亿吨的国家不到10个,中国是其中之一。但是资源利用的效率不高,甚至不如印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部门和地方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1亿吨石油的加工企业由3个部门,20个省、市、自治区分头管理,不能全面规划、充分利用。即使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原油利用率也只有26%,效益偏低。要消除这些障碍,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打破管理体制的分割状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作为试点,最早在上海组建高桥石化公司,对当地5个分属中央不同部门管理的工厂实行统一领导,统筹开发,很快收到成效。接着,又在南京和辽宁试点,效果都很好,为成立全国性的公司积累了经验。中国石化成立后第一次重大改革,就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石化《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案》,规定从1985年至1990年的6年内,自筹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建成从国外引进的4套特大型石化成套项目和3个大型化肥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石油化工生产力。6年之后,公司累计实现利税900亿元,其中1990年当年实现利税203亿元,轻质油收率达到63%,比改革前的最先进企业高出一倍多。在第一次改革方案任务超额完成以后,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全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更高层次的改革,全面实行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将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新组合,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性格局,增强活力,把企业做强做大。这是中国石化的第二次改革。
中国石化的第三次改革,是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推进股份制改革,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以优质资产为基础组建上市公司,在纽约、伦敦、中国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累计融资984亿元。外资股、国内A股和其他投资者的引入,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控制总量,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构建了国家控股的体制框架。中国石化在国际能源化工界的地位由此提升。
中国石化的持续发展,从打破部门、地区分割的管理体制,初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开始,到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再到股份制改革,实行国际化经营,每一步重大发展都依靠了改革激发的活力,消除体制弊端,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发展生产力。全公司资产从第一次改革前的210亿元,发展到第二次改革后的4273亿元,再到2012年的19600亿元,增长了93倍多。营业收入亦从272亿元递增到28300亿元,增长了104倍。三次重大改革,把中国石化推上了三个大台阶,逐步成为“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
以开放引领国际化经营 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孙中山就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到了20世纪的后半叶,这个潮流已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石化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涌入开放大潮,坚持以开放为创业理念,突破资源、资金、人才三大制约因素,开拓发展空间,把各项业务推向国际化。中国石化推行对外开放,经历了几个重要步骤。第一,是对外开放的认识,从公司成立开始,就把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列为创业理念,确信开放是企业的振兴之道,认识到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技术、资金、人才短缺,只有到国际上去找出路,才能抓到机遇,拓展发展空间。第二,从零起步,从小开始,能放下身段,不惜做小买卖。中国石化召开的第一次外贸会议,尽管制订的全部贸易总额不过1亿美元,但依然动员全公司力量认认真真去做,扎扎实实地做,做出人才,做出信誉,做出经验。第三,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行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以市场、劳务换取资源开发,向上游延伸,不断增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正能量。第四,因势利导,适时提高开放层次。集中优质资产成立股份公司,在纽约、伦敦和中国香港上市,与著名跨国石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国际化经营内涵。
中国石化实行的对外开放是和平的、互惠的。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055亿美元,超过2012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2009年8月,中国石化以72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此前中国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交易。该公司拥有探明储量5.36亿桶,2008年总收入37.62亿美元。2011年收购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深水资产的交易额高达51亿美元,是当年最大的一起并购案。2012年12月,又收购了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英国子公司49%的股份,首次开拓在北海地区的油气业务。
开放是个大市场,也是一所大学校。开放、改革、发展三者形成的良性互动,助推了中国石化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现在,中国石化已成功进入非洲、南美、中东、亚太、俄罗斯-中亚、北美等六大油气富集区,同20多个国家合作开发50个油气项目,2012年境外权益油气产量近3000万吨油当量,全球资源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同全球最大的石油石化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巴斯夫、阿美(沙特)合作,建设世界顶尖级的“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园区化”企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双赢成果。(下转G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