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产业公司
 

2013年3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4家中企竞购菲斯科吉利否认参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秋彤

4家中企竞购菲斯科吉利否认参与

近日,吉利汽车被爆已向美国Fisker电动车公司(FiskerAutomotive)递交了竞购要约,成为参与此次竞购的四家中国公司之一。但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却在记者的电话采访中否认了上述消息的存在,称纯属市场传言,认为企业关注业内动态实属正常,吉利并没有参与Fisker的竞标事件。

是空穴来风还是密不透风?

但坊间的传闻显然与杨学良的“声明”背道而驰,据外媒消息显示,菲斯科计划出售公司部分股权筹集2—3亿美元的资金。目前,菲斯科已经收到了多家海外企业的合作意向,其已经与至少4家中国企业有过接触,其中包括东风、吉利、北汽和万向等。

据悉,菲斯科成立于2007年,其研发了菲斯科-卡玛的电动超跑车,该车在以锂离子电池为驱动来源的隐秘模式下能连续行驶80公里;在锂电池和发动机共同驱动的运动模式,则可将续航里程延长至483公里。该车售价约11万美元,截至2012年底已经售出约1800部,不过也遭遇了一系列产品质量和资金问题。菲斯科迄今已经停产超过6个月,因此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并急于在中国与中东市场实现突破。

一位接近菲斯科公司的人士明确指出:“在今年2月6日的竞标中,东风递交了合作要约。但是与东风一起参与竞标的,还有吉利。”“吉利的合作方式和东风有明显的区别。从东风的收购方式来看,未来东风很可能将菲斯科的产品引入中国生产,而吉利则更加看重菲斯科的技术和海外销售渠道。”该人士称。

凑巧的是,尽管杨学良在采访中极力回避吉利与Fisker的瓜葛,甚至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但当记者无意中问到国内电动车技术与国外的电动车技术差距大不大时,杨学良还是给出了一个很干脆的答案:“大”!

这显然与国内业界人士对电动车行业看法相去甚远,在中国,从政府部门到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在燃油车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存在很多差距,唯有在电动车领域是与世界基本同步,并有可能做到“弯道超车”的。

而在杨学良看来,尽管中国电动车技术比燃油车技术更接近世界水平,但差距依然存在并且可以说是很大。而正是这一态度,让人们管中窥豹,揣测在吉利遭遇Fisker并购时必然会重拳出击。

Fisker究竟值不值得买?

按说,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竞购欧美公司是天大的好事,吉利为何不愿曝光而选择遮遮掩掩呢?

业内人士分析,一是战略需求,涉事企业不愿提早聚焦于聚光灯下,那样容易被对手盯住,猎物没到手自己先被同行吃掉。二是Fisker的收购意义存在争议。

据悉,Fisker目前拥有的主要车型为高档跑车,目前在美国也仅销售掉1800辆,而这样一部相对高端的电动车要想在中国规模销售在目前来看几乎不可能,况且它的技术并不完善,自面世起不长的时间里就出现了数次召回,以至于美国能源部在2012年初将该公司信用额度冻结为5.29亿美元,这也直接导致了它最后的停产。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表示,跑车是小众的产品,对性能要求很高,但考虑其产量、用户群、中国路况等多方面,电动跑车在国内几乎很难发展。而且收购以后如何利用,能否取长补短,都需要深入考察。

新能源发展与应用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谢子聪也表示,菲斯科在美国市场做不起来,原因就是其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导致无法上量走市场化道路,企业没有效益;同样,电动跑车目前在中国这个电动汽车初步发展的市场上也没有价值和意义。

显然,专家的观点不无道理,但吉利、东风等企业为何依然要“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地去参加竞购,这之中自有企业自己的道理。

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发展方向,而吉利此前已陆续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车,并从工信部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目录,做大做强电动车的决心已天下昭昭。虽然,鉴于目前的市场状况,吉利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投放,但这并不妨碍它培养潜在的市场竞争力。

吉利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也增加了它的野心,“拿来主义”的跨越式飞跃让吉利在尝到甜头后再一次将目光盯准海外,今年2月份对英国锰铜的全权收购就诠释了吉利的海外战略,而这一次的Fisker只是它国际化的一个驿站而已。未来,吉利凭借着低端自主品牌和高端国际品牌,能否成为继海尔之后第二个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的品牌,还真不可想象。

但值得一提的是,接二连三的大手笔收购让人们不禁为这家年轻的中国汽车公司既高兴又担忧:到底是适时抄底扩张还是胃口变得越来越大?会不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诚然,引进先进电动车技术将推动企业在这一领域迈进一大步,但不成熟的技术也可能将企业拖进陷阱,这一点,值得引起吉利和中国汽车企业的重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