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竞争价值链上游攀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茉楠
向全球竞争价值链上游攀升
近期由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的国际贸易统计改革,让世人对全球贸易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有了新的认识。自2009年起,中国晋身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然而,如果按照WTO的“增加值贸易测算法”,则2005年美中贸易逆差至少将会缩减一半以上,2008年也会缩小40%以上!
更糟的是,虚胖的贸易规模和份额的增长非但没有带来利益分配的增长,反而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贸易增加值如此之低,是由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决定的。近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扩大,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企业拉动的,尤其在出口商品与贸易顺差中,外资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1991年跨国公司商品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的比重为18.3%,2008年已骤然提高到55.3%,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比例。当年法国的这一比重为15.7%,美国为14.9%,日本为9.5%,而印度仅为3.5%。再清楚不过,中国的外贸规模与贸易顺差是被跨国公司的进出口所放大的。
再细细比较一下,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只相当于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从中间投入的贡献系数来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能力相差巨大。
未来十年全球竞争将是价值链的竞争,依靠低成本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家比较优势已难以为继,中国制造业必须建立成本领先之外的竞争力。要下大力气向那些技术水平较高、规模报酬递增特征明显、产业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向生产率要效益,排除万难,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