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机构改革后,除了27个正部级部委外,还有很多正部级机构,部门太庞杂了,导致政出多门。部委合并后,不能出现有些事情谁都管,或有些事情谁都不管,甚至管事的几家是矛盾的或者界限模糊的。改革后,企业办事审批事项会减少,审批的部门会减少,各种各样的年检会减少,各种收费罚款会减少。
大部制改革:
合署后力戒貌合神离
专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副所长周天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专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副所长周天勇大部制改革:合署后力戒貌合神离
周天勇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全会建议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次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备受瞩目,今年又恰逢政府换届之年,大部制究竟应该如何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和主调是什么?3月3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副所长周天勇。
《中国企业报》:预计此次大部制改革的主调和核心会是什么?
周天勇:一是简政放权,二是转变职能,三是清理收费。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比如说,减少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许可、清理各种收费等。早些年颁布实施的《行政许可法》里也规定了减少审批,但没有和各个部门的收费相衔接,所以落实得不理想。
《中国企业报》:大部制起源于西方,初衷是重塑政府,再造公共管理部门,由此提高政府效率。你觉得中国实行大部制必要性何在?
周天勇:大部制肯定是改革的方向。现在中国政府除了各部委以外,或者说国务院内阁以外,国务院直属机构太多,比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监局等都是正部级单位。第六次机构改革后,除了27个正部级部委外,还有很多正部级机构,部门太庞杂了,导致政出多门。所以应当精简这些机构,给经济发展、企业经营创造条件,使社会充满活力。
《中国企业报》:有人说,实行大部制后,政府的权力与过去相比并没有什么减少。只不过把一个部门管理的权力挪到另一个部门行使,或者把几个部门管理的权力变成一个部门行使,或者地方管理的权力收归中央。你如何评价?
周天勇:经过前六次改革后,虽然名义上机构有所减少,但权力集中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突出了。所以,这次大部制改革,首先要逐步减少部委的数量,包括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数量,该合并的合并。
其次,部委合并后,要让其慢慢地有机融合,不能貌合神离。然后,要对他们的职能重新划分,不能是交叉的、矛盾的、重复的,甚至出现职责空白。通俗地说,不能出现有些事情谁都管,或有些事情谁都不管,甚至管事的几家是矛盾的或者界限模糊的。
第三,这次改革,就像公报里说的,以削权为主,政府不该管的就不要管,尽量减少管的事务。比如,一些审批、许可、年检,包括一些收费,一定要大规模清理。
最后,要发展一些社团、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形成一种政府、民间组织、企业之间的柔性治理结构。尤其是改革一些行政型协会,比如说环保,能不能建立更多的民间环保机构,加大全方位的监督。现在,政府的环保机构,要么为企业服务,要么为地方的GDP服务,没有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导致空气、地下水等严重污染。
《中国企业报》:大部制改革对改善政企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周天勇:对政企关系的影响,我认为:一是企业办事审批事项会减少;二是审批的部门会减少;三是各种各样的年检会减少,过去那种企业一年中用一两个月时间跑年检的现象会改变;四是各种收费罚款会减少,企业的负担相应减轻。
对必不可少的审批事项,应该公开透明,多用互联网,提高效率。但如果企业违法,成本应当上升。
另外,我认为,这次大部制改革一定要和预算挂钩。成立机构时,一定要定编、定职、定预算。我们的很多机构比如城管部门,靠收费来供养自己,最后导致收支两条线,创收奖励,罚款分成。乱收费、乱罚款,罚完款,企业违规就不管了。所以,政府有拨款部门才存在,没有拨款的不能再靠收费、罚款来养自己了。
对那些靠罚款过日子的部门应该坚决取消,有很多部门,比如城管、计生委,交通部门的运管、运政等都是靠罚款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