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文化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奢侈品研究者断言:“中国要想出现奢侈品市场,唯一一个有大机遇的是茶叶”。

“喝茶”其实喝的不是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喝茶”其实喝的不是茶

2013年2月12日。房龙网执行总裁张劲松在微博上说:在老北京核心商业区的前门大栅栏老舍茶馆里,一位朋友正在讨论传统与现代商业,穿越时空的感觉非常有意思。

征服市场的商人因“茶”而感慨,因为“茶”的背后是厚重的文化。

茶商的坚守

2013年2月22日,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27岁的茶商玲子给记者讲着自己家人经营茶园的故事时,网站上的新消息让她高兴的蹦了起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日前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成功,将成为武夷山第三个世界遗产。

玲子生在武夷山,是地道的茶农出身的茶商。她隔壁的吴裕泰茶庄老板早就知道玲子是个有理想的孩子。她常说:“保护历史文化,一直是我们武夷山茶商的坚守。”

事实上,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和,是世界茶商们奉行的文化理念,也是经营理念。如今,茶商因为地域、文化传统的不同,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圈子,的确说明了中国人需要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这个大茶商圈子里,有三代同店、同厂的国企员工;有夫妇共同承保社区小店的大集体员工;有继承爷爷、爸爸的茶文化精神,但从家族企业跳出来,开辟网上经营茶叶的第一人;有放弃画笔、放弃明星身份,默默开设一间无需挂牌的茶馆的创业者。茶商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一道龙井茶

泡出了整个江南”

2012年,云南800多家茶叶商和着马蹄的踢踏、驼铃的悠扬,往来于千年的茶马古道,硬是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组成了“茶商圈子”。2013年1月,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与新疆师范大学合作的茶文化基地落户乌鲁木齐。

新疆茶叶销售量达到了全国前5名的事实给商人、学者带来了深刻的反思。2012年介入茶界品牌的和君咨询机构的最大赢家和君表示:品牌整合必须注重从中华悠久茶文化中挖掘文化元素,从各区域历史名优茶中寻找“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文内涵。

一位学过两年日本茶道的专家告诉记者,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因为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中国家庭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但是茶艺文化并没有形成风气。

2011年从英国毕业回杭州开茶馆的李考尼对记者说:“杭州是属于采茶女、制茶人、茶客茶商们的。一道龙井茶泡出了整个江南,也泡出了整个杭城的音韵。茶是一个主题,也是一个符号。”她的目标是10年后成就一个文化茶店品牌。

事实上,中国各地风格各异的茶铺、茶店、茶馆无数,经典的还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招牌。但是,当八马铁观音、大益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等组成中国茶叶品牌方阵,出巨资砸向CCTV之后,企业家们还是明白一个事实:中国茶产业不缺资金,不缺产品。尽管茶商请来许晴、李冰冰、胡静、林志玲等明星代言茶品牌,但是缺少的还是品牌创新。

正如红茶演绎神话般的财富梦想一样,普洱茶、黑茶、乌龙茶、绿茶企业、茶商亦成各种联盟,在各类风格的茶馆、茶节、茶赛、茶博会中演出茶文化大戏,谋求市场突围。

距离奢侈有时

只是一步之遥

2007年12月23日,在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首届中国茶文化拍卖会”上,004号100克“神思金针梅”估价8000—10000元人民币,最后以10000元港币成交。此后就有奢侈品研究者断言:“中国要想出现奢侈品市场,唯一一个有大机遇的是茶叶”。

这也是几代中国茶商的梦想。

中国的茶叶可以成为奢侈品的坯子的原因在专家欧阳坤看来是“具备世界奢侈品牌的四大基因”:悠久的历史渊源、讲究的茶道工序、挑剔的专业器皿、相对的文化气息。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中国品牌全球消费份额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中国茶叶文化的博大精神与其功效,中国茶叶的全球消费者市场占有的份额在欧洲占6%、美国占12%、加拿大占15%,占据中国消费份额的第一位,并且自2009年开始,每年在国外的消费者逐年递增在3—5之间,如此稳定的全球份额,是中国其他品类的高端产品所不能比拟的。

天天在自己设计的大房子里喝茶,玩沉香,弹古琴,用定制的毛笔宣纸作画的画家兼茶馆老板林曦表示:距离奢侈有时只是一步之遥。中国目前茶行太多人是用耳朵和眼睛。喝茶,不是喝茶叶本身。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需要这个行业有高品质的企业家彰显专业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