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人文·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人文·生活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一些堪称奇葩的抗战剧中,飞刀对抗冲锋枪、手撕鬼子之类的荒谬桥段层出不穷。奇葩抗战剧以其“怪咖”的商业逻辑,不但成功将“杀鬼子”变成全民乐事,也使革命题材成了奇幻故事、严肃正剧堕落为雷人神剧。

抗战“神剧”的商业逻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抗战“神剧”的商业逻辑

蛇年春节的荧屏上,已经重播3000多次的《亮剑》仍不时出现。由这部“抗战剧始祖”引发的抗日戏火爆热潮演化至今,其庞大的“徒孙级成员”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横店2012年一年“消灭鬼子”近十亿

2012年,知名编剧高满堂去了一趟横店影视城,看到“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这让他大吃一惊。这位近六旬的老编剧为此疾呼:“创新在哪里?”有网友戏言,如果高满堂看了剧情雷人的奇葩抗日剧,必然会再问一句:“节操在哪里?”

不久前,一个叫史中鹏的群众演员突然在网络走红,缘于他在某抗战戏剧组不仅分身扮演多名日本兵,而且创造了一天之内“死”31次的惊人纪录。

现实中的荒谬,还不如奇葩抗战戏中所表现的那样离谱。

能人异士飞天遁地击杀鬼子如入无人之境,八路军朝天上扔手榴弹便可轻松炸掉飞机,抗日义士虎躯一震手撕鬼子,耍耍飞刀就能秒杀机关枪扫射的日军,浓妆艳抹的女侠飞檐走壁抗日杀敌,抗日英雄戴太阳镜、骑哈雷摩托、穿名牌尽情耍酷……这些狗血雷人的离谱画面、极尽美化编织的奇幻桥段有模有样地呈现于荧屏上,演绎出抗战武侠剧、抗战魔幻剧、抗战偶像剧等一系列奇葩剧集。

与之相衬的是对于日军的极尽丑化。丑、凶、惨、蠢,这是奇葩抗战剧中“鬼子”的基本特质。史中鹏演“鬼子”的经验是“越猥琐越好”,因为剧组会专门挑一些相貌较丑的、看上去有点凶的人。整个2012年,史中鹏共参与演出了30多部抗战戏,总共演了200多次日本兵———当然,他也演绎了各种各样惨烈的“死法”。

数据显示,2012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2012年使用群众演员(含特约演员)共计30万人次,其中60%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出演过日本兵。

曾经以《三国》历史剧扬名的横店影视城,如今俨然穿越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主战场”,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有横店名菜“手撕鬼子”,也有一天死几十回的鬼子龙套专业户。援引坊间流传的有趣统计,横店2012年一年“消灭鬼子”接近10亿。看似戏谑的夸张“段子”,正来源于荧屏上电视剧里的真实演绎。

微博上,抗战神剧被网民吐槽,一些关于抗战剧的帖子被数万人转发和评价,几乎众口一词的观点是:狗血、雷人、脑残。

骂声不断,拍摄不止

网民吐槽的枪头一般都瞄准了编剧,他们大多认为抗战神剧奇葩剧情都是出自编剧之手。事实上,编剧并非“罪魁祸首”。

现居北京的编剧赵岭(化名)告诉记者,在目前的运作机制下,编剧并没有具备多少创作自由,在写剧本的过程中,制片方的意见会贯穿始终,因此常常为了满足制片方需求而迫不得已地“闭门造车”。赵岭去年接了三部戏,其中两部都是抗战题材,“制片人希望我在剧本中添加时尚的元素,人物关系乱,台词水都没有关系,只要剧情够纠结,离谱点也不怕”。

在网民几乎一边倒的讨伐中,来自业界的某些声音似乎显得底气十足。一家地方卫视官方微博在关于一部抗战剧的宣传语中,这样说道:“抗战剧人人都看过,但穿着豹纹装去打鬼子的您见过吗?XXX饰演的XXX,就是这样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潮到爆的抗日英雄!”文中还标榜“主演的戏服大多都是世界顶级名牌,连大衣和鞋子都是PRADA的”,并以此显示“导演实在是太有心”。

奇葩抗战剧背负骂声不断,但仍前赴后继拍摄不止。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另据媒体报道,蛇年伊始,在横店拍摄的19个剧组中,有9个是抗战题材。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原因很简单,因为有钱赚。被称为抗战神剧代表作的《抗日奇侠》先后在7个卫视轮播。援引该剧发行商所述,“投资不到2000万元,赚了5000万元,你见过多少电影电视剧投资回报率是200%?”

最近正在播出的《雅典娜女神》被称为新一代抗战神剧,制片人兼主演叶璇此前曾表示抗日剧有市场,观众爱看,投资者一般会拍最容易通过审查的题材。编剧高大庸则直言:题材安全,收视又高,当然受宠。援引另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日,本来就是编故事。“某个导演只拍抗日剧,每部剧里至少都有五个漂亮女孩,他的剧都是粗制滥造,但观众喜欢看”。

奇葩商业怪咖

赵岭分析认为,目前而言,抗日题材项目相对“最安全稳定”。他告诉记者,影视公司之所以热衷抗日题材,主要原因还在于制作成本不高。“据我了解,一部抗战剧投资1000万元左右就差不多了,而这个数目绝对属于小成本。”

云南电视台节目购销摄制中心责编董明鉴认为,抗日剧越神越有市场的背后,实际上是满足看着地道战长大的那一代观众对动作片的需求。

有市场、成本低、易审查,造就了抗战剧的生存土壤。然而重复投资跟风制作,势必造成抗战神剧成堆。在“怪咖”的商业逻辑下,严肃的战争主题成了自娱自乐。低级的迎合和无知的文化,既不能真正带来商业效益,也扰乱了中国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

“神剧的背后,还是要故事,不然神也救不了。”董明鉴认为。

在作家范稳看来,抗战剧已成脑残剧的代名词。他认为必须围剿胡编乱造的脑残抗战剧,“不让它再成为意淫鸦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宋家玲担忧,这种歪曲事实、不尊重历史的娱乐化抗战剧,进入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怪圈,对电视剧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