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践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践行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者乐基地传奇襄阳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智者乐基地传奇襄阳城

王少宏(右四)携企业家考察投资地区

襄阳节能产业园鸟瞰图

古之襄阳,历来兵家必争之地。3000年历史长河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

今之襄阳,经济发展提出产业与低碳并行,科学规划助推绿色襄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的新要求、历史的新任务、发展的新机遇。

作为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襄阳发展的定位是“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即,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成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

建设“四个襄阳”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战略选择。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指出,建设“四个襄阳”,目标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文化凝聚力,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的发展品位和综合实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数据显示,2012年襄阳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GDP总量达到2450亿元,同比增长19%。襄阳连续三年被列为中国大陆20个最适宜开设工厂的城市、中国大陆最佳百名商业城市。

产业襄阳:

一个龙头,六大支柱

襄阳是一座前景巨大的产业新城。

在“四个襄阳”建设中,“产业襄阳”是核心,是“四个襄阳”建设的物质基础。

未来5至10年,襄阳将构建“一核两带”产业布局,打造中国汽车新城、新能源之都、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地区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目前,襄阳的产业呈现出“一个龙头,六大支柱”发展格局。

汽车行业作为龙头产业,将以整车为龙头,零部件为重点,积极引进世界汽车品牌企业和总装企业,推进零部件生产模块化,力争2020年,规模以上汽车产业增加值达1800亿元,整车年生产能力突破250万辆。

同时,加大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化工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至2020年,襄阳将打造5个以上年产值过5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等,让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全省或行业的领跑者。

不仅如此,襄阳还将加大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旅游与金融、信息、商务、健康等新兴服务业的联动,打造百亿元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商务中心和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使襄阳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截至2012年11月,“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新引进项目合同额占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的67%。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医药化工产业新引进项目合同投资额,分别占到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的10%左右。

2012年,襄阳再次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是湖北省进位最快的城市,并被国家知名投资机构评为中国新兴城市50强。

襄阳市市长别必雄表示,未来五年襄阳重点建设循环经济、新兴工业、生态文化、社会民生等五大类项目,主要涉及66个重点优先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653.5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类项目一共投资将达到400多亿元。目前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非常时期,襄阳是一座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都市襄阳:

从“千城一面”到“特色尽显”

“21世纪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演变成城市个性魅力的竞争。这种竞争已经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的规模竞争和上世纪90年代的综合实力竞争。”范锐平如此诠释道。

“都市襄阳”将是“四个襄阳”的载体,为建设“四个襄阳”提供现实空间。

“‘都市’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特大城市和城市群,是影响周边、带动周边最重要的城市。”别必雄表示,因此襄阳市提出,要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襄阳市在未来的5年里要进行六大重点工程的建设。主城区有三大项工程:空间布局工程、功能分区工程和基础设施覆盖工程,剩下的三项工程分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支撑工程、展示城市形象和品质的标志性工程和改善市民感受的民生工程。

在主城区空间布局工程完成之后,襄阳将会形成以鱼梁洲为中心,襄城、樊城、襄州新城、东津新城四城环绕的“一心四城”空间布局结构。

“鱼梁洲以汉水文化为主题”,把襄阳“建成具有鲜明水生态特色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襄城的发展倾向于“文化旅游业”,而樊城的发展倾向于“商务和高端商业”,襄州的发展倾向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新区、经开区的发展重点在于“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这是未来的主城区在功能分区上的定位。

在主城区的基础设施覆盖工程上,襄阳将投入1700多亿元,“实施200平方公里主城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工程”。

让襄阳更精致,就是在城市发展理念上,注重科学发展和可持续的健康增长;在人文传承上,注重弘扬城市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打造有根基、有韵味的文化名城;在空间形态上,注重古今交融、形神兼备、紧凑宜人,凸显襄阳城市个性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在建筑质量上,注重打造城市精品,杜绝粗制滥造,为城市建设树立更高标杆;在公众认同上,注重市民内心对城市的主观感受和认同程度,使城市成为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创业就业者的幸福家园,最终将襄阳建设成为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开放城市,一座文气浓郁、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一座山水相依、满城皆景的生态园林城市,一座充满活力、关怀备至的宜居城市,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一体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文化襄阳:

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

襄阳,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古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之源,汉水文化的核心区,中国古城文化代表性区域。

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城市文化的建设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鲜明的城市主流价值和民风民俗应该反映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作为“四个襄阳”的精神动力,“文化襄阳”凸显一个“特”字。

如何把襄阳几千年深厚历史文化表现出来?范锐平表示:“襄阳因文化而改名,因文化而兴,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传承古老的文化,而且要形成并引领现代文化,以工业强市、以文化人、文化立市应该成为一个时代性的凝聚人心的旗帜”。

“文化襄阳”追求的目标是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

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一言以蔽之,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

“文化襄阳”目标就是要把文化变成襄阳发展战略的轴心,让文化襄阳建设充分发挥其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文化襄阳”,就是要把襄阳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大力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文化产业,张扬城市个性,赋予时代内涵,凸显城市文化底蕴;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增添襄阳旅游的文化魅力、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把襄阳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基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历史文化魅力与山水自然风貌,使襄阳独特的城市元素得以充分表达,把襄阳建设成为融汇悠久历史、充满现代气息的山水文化名城。

绿色襄阳:

消除生态赤字,实现环境盈余

2012年8月8日,《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在北京通过评审,这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城市绿色发展战略规划。

建设什么样的“绿色襄阳”决定了战略定位,也勾画出了绿色襄阳的宏伟蓝图。

“绿色襄阳”作为灵魂,贯穿于“四个襄阳”建设始终。

《规划》从产业发展、新能源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五个角度分别对“绿色襄阳”进行科学定位,并提出了绿色襄阳建设的总体目标。

同时,结合襄阳的优势条件和关键瓶颈,规划确定了旅游助推战略、低碳循环战略、集约节约发展战略、生态保护战略四大战略,提出了绿色襄阳的发展方向,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绿色襄阳”的五大重点任务。

别必雄介绍说,如今,襄阳正在全力打造绿色的低碳环境,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和绿色农业,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工程、绿色能源工程、绿色交通工程等,以此来带动光伏产业、风电、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目前,襄阳正在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规划》,明确了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到201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重复利用率达到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6%,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构建一城两带三网区五廊,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环境。

“绿色襄阳”的内涵是要从根本上放弃“以牺牲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褐色模式,逐步转到“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未来绿色模式,达到既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目的,更要以金山、银山来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不断提高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互动、共生共荣的持续发展能力,在绿色中求增长,在增长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绿色,实现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增长。逐步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格局,在不牺牲经济增长、不牺牲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的发展权益基础上,逐步减少、消除生态环境赤字,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盈余(红利),走一条通向“绿色襄阳”的新发展道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