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公司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电国际:静水深流卓越实践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国涛

中电国际:静水深流卓越实践

2012年8月25日,李小琳参加中电国际本部“静水深流、团队无价”第四期培训班并为员工授课

2011年5月28日,李小琳在海口中电新能源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调研

“没有比头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创业艰难,治业不易,唯有努力实践、不断精进……”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小琳发出如此感悟,其不仅是个人多年创业、治业的真知灼见,更是对企业近十年发展成果的点睛解读,同时也是中电国际对科学管理、卓越实践的不懈追求。

中电国际,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和电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海外投融资和资本运营。特别是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公司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牢牢把握科学管理这一主题,励精图治,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在波澜壮阔的电力发展史上书写下辉煌篇章。

截至2012年底,中电国际资产总额已突破千亿元,达到1070亿元,装机容量突破两千万,达2164万千瓦,分别是十年前的8倍和4倍多;十年间,在电力行业陷入政策性巨大亏损的艰难环境下,累计上缴税收148亿元;资产分布从4个省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资产结构从单一火电,发展到水、火相济、新能源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同时,发电量保持年年增长,供电煤耗逐年下降,从360多克/千瓦时到310多克/千瓦时,下降近50克/千瓦时,累计节约标煤232万吨。

制度建设:

筑牢管理硬基础

战略先行,构建机制。2004年,在中国电力上市之初,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中电国际以李小琳提出的“审视自身,找准定位;明晰战略,加快发展;人才强企,团队兴业;持续创新,推动变革;静水深流,构建文化”40字管理方略为引领,建立健全以“法人治理、企业管理、系统管控”三位一体、有机统一的“企业管治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内控机制、绩效导向机制,构建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踏上了创业、治业新旅程。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石。中电国际按照“务实、预控、优化、系统”的目标要求,率先在集团内全面构建公司制度体系,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首部《中电国际制度体系》,包括18个子系统、140个制度。此后,遵循“策划、程序、修正、卓越”原则,每两年根据制度执行情况和新的变化要求,进行梳理修订、发布,促使执行力和制度同步升版。2012年新发布的《制度体系》包括了17个子系统、283个制度。

在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外部条件下,中电国际还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了一套新规范的制度体系,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依法合规从严治企,财务资金管理稳健提升,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双签”制度和公开透明的公司集中招标平台。严格科学管理,加强风险预控,确保了公司始终健康安全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管理的助推器。中电国际在集团系统内率先推进ERP等现代化管理。ERP系统采用了业界领先的管理套装软件,融合国际先进管理思想,把中电国际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文化固化到ERP程序中。从2009年就开始前期准备,到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完成ERP一期试点建设和推广,二期人力资源、资金结算、EAM、电子商务也相继启动实施和上线,各项业务平台运转顺畅,初步实现系统内人、财、物等核心业务的集约化管理,实现全公司的日成本分析和日边际利润核算,并将逐步实现全面绩效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项管理,为推动公司管理创新、提升运营管控能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优化调整:

促进管理大提升

谋定而后动,则无往而不胜。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2012年初,李小琳敏锐地提出了“调整提升年”的工作部署,而恰逢其时,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的“管理提升”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两者不谋而合,协调并进。而这也是中电国际近十年来致力管理提升的缩影。

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中电国际始终坚持立足市场、稳健经营,做好管理这篇文章,精细化、规范化、标准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下,紧紧抓住“两价一量”、财务管理等经营主线,提升经营绩效。

一是经济效益创新高。近年来,在火电全行业陷入政策性亏损的艰难环境下,中电国际经营效益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下;不仅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2012年,公司各大板块全面飘红,创中电国际历史最好水平。

二是运营管理树标杆。中电国际火电技术从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对大机组的掌控能力和运营水平不断提升。系统机组在各类全国大机组竞赛中,创造多项长周期运行纪录,取得了数十个金牌机组、状元机组和标杆机组等全国荣誉。2012年,中电国际芜湖2号、清河1号、福溪2号机组均以高分通过集团公司达标投产考核,其中芜湖创集团最好成绩,囊括集团“四大控制”管理全部奖项,并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海口垃圾发电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向管理要水平、要发展。作为一个全国范围及国际化的企业,中电国际根据所属各企业的产权构成与战略定位,实施有效的系统管控,形成了以总部为管控核心,结构合理、管理专业、运转协调有效的一体化管控模式,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是“两轮驱动”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上,中电国际实施“两轮驱动”,一方面实行“上大压小”、“发电优化”,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播撒绿色光明,绿色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二是新能源风生水起。中电新能源从2006年创立以来,以管理创新驱动资本创新、科技创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平台、五大板块、十余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并率先探索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管理模式,开创“博鳌乐城低碳发展模式”的先河。至2012年底,中电新能源投产装机270万千瓦,在建及深度开发项目容量已超过630万千瓦;累计完成发电量148.36亿千瓦时,盈利近10亿元。

文化建设:

倍增管理软实力

作为“静水深流”企业文化的最初设计者、积极倡导者和卓越实践者,李小琳指出,文化是基业长青之魂、永续发展之根;文化要与管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在多年的实践中,中电国际培育和构建了“静水深流”企业文化体系。李小琳说,“静水深流”是企业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国际化历程中不断探索的心得,其核心内涵就是和谐管理之道。

多年来,中电国际以文化为引领,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展等各方面,践行“责任、诚信、智慧、价值”核心价值观,打造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营造巩固了和谐向上的良好环境,也引领影响了企业的战略定向、管理方式,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不竭源泉。

文化与管理互补互促,成果丰硕。中电国际本部连续7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首都文明单位荣誉,2009年、2011年又相继荣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公司还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品牌组织”、“全国安全生产责任感企业”等称号。

对于未来发展,中电国际要求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促进管理提升,强化包括管理创新在内创新驱动力,开创中电国际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电国际基业长青、为“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光添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