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汉学:日元贬值或直接影响中日贸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生胡海燕

邓汉学:日元贬值或直接影响中日贸易

近期,日元急剧贬值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关注,也一度成为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最大热点。随着日本等国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的出台,全球范围内货币贬值序幕已徐徐拉开。日元持续贬值将对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邓汉学。

日元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企业报》:由于G20会议的温和态度,日元是否会持续贬值呢?

邓汉学:G20会议释放出这样一种信息,即相应主权国家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引起汇率变动将不会受到“批评”。这就可以理解为对日元持续贬值持放纵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助推日元继续贬值。

日元贬值除了受到市场预期和投机活动的驱使之外,也与日本央行在安倍内阁的领导下更加激进地放松货币政策有关。尽管日本首相安倍2月18日强调,他的目标是摆脱通缩而不是针对汇率,但安倍主张的货币财政双宽松政策正逐步推行,所谓名义上刺激经济的手段,将使得日元转入长期贬值通道,弱势日元依然更符合日本新政府的利益诉求。而且美联储在2012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已经提出量化宽松退出时机问题,美元长期转强的概率也在提升,日元持续贬值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元已下跌了很长时间。因此,预计日元将在下半年反弹,这是基于市场的过高期待可能落空,且欧洲危机可能再度升温。

日元债务长期安全性受关注 《中国企业报》:日元汇率持续贬值对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有何影响?

邓汉学:2011年底中国持有230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占中国全部外汇储备的7%。日元贬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持有的日债若以人民币计价的话价值相对缩水,但是这种影响将远小于美元贬值造成的美元债券价值的变化。

目前不确定的主要是日元债务的长期安全性问题,如果安倍经济政策成功,短期的总需求刺激与长期的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带领日本走出通缩,恢复增长,这有利于日债的长期可持续性。相反,如果失败,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可能抵消提高消费税可能带来的政府财务状况的改善,同时货币刺激引发通胀预期,如果造成名义利率上涨,那将提高政府债务的利息支出,日本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可能在未来1—2年暴露在市场面前,引发债务危机。

《中国企业报》:日元持续贬值对今年中国对日贸易出口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邓汉学: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容小觑,直接影响或体现在出口领域。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占日本贸易总量的21%。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0%,大致对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5%左右,日元兑人民币加速贬值,可能造成中国对日本实际出口总量有小幅回落,使出口导向性行业受损,对食品饮料、纺织、农牧林渔等主要向日本出口的行业影响稍大。日元贬值又会提高其汽车、电子产品等优势行业价格竞争力,可能对中国国内相关行业造成冲击。

中国应积极规避日元贬值的损失 《中国企业报》:日元贬值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有哪些?

邓汉学:国际清算银行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1.83,较去年12月升值1.5%。此外,1月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对日元大幅升值是当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除出口、通胀、跨境资本流动振荡外,人民币的被动升值是中国面对日元贬值的又一大风险。日元贬值目前已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当前,中国经济已阶段性企稳,人民币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由于日元与其他一些非美货币出现贬值,温和且流动性泛滥的国际市场将促使人民币重走升值之路,最重要的不确定性是日本经济衰退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多大的冲击。

日元贬值使得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和市场化改革进程将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在中国今年的货币政策中,应当适当保留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弹性。中国还应该利用“出口术”来影响市场预期,向市场展示人民币贬值也是中国央行的一个政策选项。 《中国企业报》:针对日元贬值,我国政府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邓汉学:日元“大放水”的来势汹汹,可能引发全球出现竞相贬值的货币战并助推新一轮贸易战。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中国与其被动承担,不如主动迎战,以规避日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一方面,要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自主创新和内生增长能力,减少对出口依赖。同时也要通过货币、汇率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扶持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否则,我们的就业和税收增长都会面临严重的挤压冲击。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上或可采取稳定长期利率,压低中短期利率的方式,在保持法定准备金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加大逆回购等短期工具的操作力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