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贷投放速度预计三月收敛

新增贷款增长迅速,通胀压力显现,央行重启正回购。专家指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新增贷款增长迅速,通胀压力显现,央行重启正回购。专家指出信贷投放速度预计三月收敛

CNS供图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同比增加3340亿元,创下2010年2月以来新高。同时,2月份信贷仍延续了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专家预计全年新增贷款8.5万亿到9万亿之间,M2增速在14.5%到15%之间。1月M1、M2的超预期增长带来通胀隐忧,央行连续启动正回购回流资金。

分析指出,时隔八月央行重启正回购,一方面是对长时间公开市场操作维持释放流动性带来的资金宽松预期进行降温;另一方面是节后现金回流银行、外汇占款改善等正面因素的实际支撑。2013年,央行正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会成为主流调节工具,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的使用会更加谨慎。

预计全年

新增信贷达9万亿元

据了解,截至2月17日,四大行新增贷款高达2500亿元,远超去年2月份全月的1800亿元。专家指出,除受季节性影响,还与今年1月经济的企稳回升,对资金的需求加大有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说,“去年年底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拉动相关产业,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从而导致对贷款的需求增大。”“从信贷需求来看,当前也出现了较多刺激贷款需求的有利因素。”工信部副研究员吴维海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央行连续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已现,如去年12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比年初下降1.23个百分点,而这也使得企业在支付贷款利息后,盈利空间扩大,如去年底工业企业税前利润率在扣除贷款加权利率后的差值从去年底的0.79%扩大到2.65%,企业的信贷需求增强。”

另外,银行扩张动力十足。据了解,去年四季度经济已经企稳回升,这意味着银行过去累积的不良资产风险已开始减少,2012年底,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储备金水平高达3.3%,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2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34个和2.10个百分点,这些都较大程度上刺激了银行信贷扩张的热情。

“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刺激下,1月信贷出现大幅度扩张推动了社会流动性的明显改善,如1月M2增速15.9%,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2.1个和3.5个百分点。”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说。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M1余额增速也有所加快,同比增长15.3%,余额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8.8个和12.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和投资活动的回暖,社会资金流动性的速度也开始加快。”

据了解,社会流动性的改善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在结构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如社会融资总量中增加最为突出的种类是银行承兑汇票,1月增加5812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考虑到承兑汇票的使用主体是中小企业,这表明当前社会资金流动性持续改善已经让更多中小企业受益。

研究人士预计,今年全年新增贷款将达8.5万亿—9万亿之间,广义货币(M2)增速在14.5%—15%之间。

通胀风险浮现

央行重启正回购

年初流动性的扩张无疑有助于去年年底以来的经济复苏加快,但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快扩张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流动性的过快扩张一定会首先流入高盈利及垄断部门,而这些部门的扩张往往会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另外通胀的风险也会较快浮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会再次受阻。

据悉,央行在1月下旬已经开始对部分扩张较快的银行给予窗口指导,要求它们暂停发放新的贷款。分析指出,央行还很可能根据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要求,对于部分信贷政策执行偏松的银行提高差别准备金率,以约束它们的信贷扩张,年初信贷较快扩张的形势也将难以延续。

“这种放贷力度3月份便会开始收敛,否则,在海外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通胀压力很容易走高,从而加重经济的负担,增加系统风险”。潘向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继日前开启正回购之后,央行继续通过正回购回流资金。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总计2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其中,28天期和91天期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是2.75%和3.05%,而逆回购操作21日继续缺席公开市场。

“在信贷过度投放的情况下,央行适时回笼资金是有必要的。”吴维海指出。民族证券分析师陈谦也指出,正回购反映出管理层对信贷快速扩张风险已经有所警觉,预计年初信贷较快扩张的形势将难以继续。未来政府对各类融资均将有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对信托贷款等融资方式的控制料将有所加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