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叩问两会·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叩问两会·热点
 

2013年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重复建设加重去产能压力过剩阴云笼罩多个行业,多部委拟联手治理产能过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地方重复建设加重去产能压力过剩阴云笼罩多个行业,多部委拟联手治理产能过剩

春节已过,唐山一家民营钢厂老板李先生并未感受到暖意,无论是公司的产品库存,还是压在贸易商手中的钢材,均有越积越多的趋势。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唐山的钢坯库存一直处于高位,且大部分是普碳钢坯,目前的钢坯价格每吨3300元左右,比生产成本低150元至200元,这种情况从年前就已经开始持续。

李先生说,钢坯的高库存与低价格,正说明炼铁、炼钢、轧材三个环节产能全部过剩,且炼铁环节产能过剩更为严重。

不仅仅是在钢铁领域,有色、水泥等多个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有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拟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完善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综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随处可见的过剩

尽管钢铁业面临严峻的过剩问题,但国内各大钢企仍然提高了3月份的钢材出厂价格。李先生直呼有些看不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表示,由于产能过大,下游行业需求不足,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此状况下,钢材销售异常困难,价格大跌,致使企业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钢铁行业出现了自新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有216条在建水泥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新型干法水泥将达到31.33亿吨。假设2013年需求量增长到24亿吨,富余程度也将达到30.54%。

广发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巨国贤甚至认为,电解铝行业我觉得至少2013年、2014年都不需要太多关注,产能过剩问题很严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表示,中国的落后产能占到15%至20%,需要加快淘汰,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铁、有色、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风电设备、多晶硅等生产能力都是过剩的。

去年的数据显示,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钢铁过剩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即便如此,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还在加快。2012年1至10月,高耗能投资同比增长21.7%,延续了2011年年初以来的加速增长态势。

还有一些情况看起来更糟糕:有的行业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继续扩产并形成更不利的过剩局面。如电石行业2012年新增产能约400万吨,远超过全年淘汰的127万吨产能;有的行业尽管出台了准入条件,结果却反而进一步陷入产能过剩僵局,如铅蓄电池行业,大企业在将小企业淘汰出局之后疯狂扩产,结果导致全行业亏损局面的出现。

地方重复建设推波助澜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中国之所以容易发生产能过剩问题,是因为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产业规划雷同性非常明显,各地五年规划都是把投资放在主要的位置,因此产业的重合度就会很高,这样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以曾经风光无限的风电行业为例,按照“十一五”初期规划,期间中国风电装机量是500万千瓦。而到了2007年底,目标就调整到1000万千瓦。但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去年,风电行业更是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泥潭。

这种情况发生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纷纷发展风电产业。在风电行业陷入低迷之后,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0个省市的风机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减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当前的产能过剩与在十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国曾出现过的产能过剩问题很相似,造成此次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近3年的集中投资。

李毅中认为,对于扩大产能,地方有很高的积极性,要防止一哄而起,防止盲目上马。

有专家表示,2004年以来,抑制产能过剩就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出台4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在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大规模投资导致很多行业形成了大量短期内难以消化的过剩产能。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