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务派遣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在未来成为越来越多常州家电配套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主要手段。
家电配套业:
人力成本考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家电配套业:人力成本考验
只有成为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下滑通道中实现逆势增长。在2011年和2012年国内空调市场持续下滑背景下,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雷利电器,旗下的空调用微电机产品却获得了20%—30%以上的高速增长,继续坐稳中国最大空调微电机“宝座”。
在常州,不只是拥有中国最大的空调微电机企业雷利电器,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冰箱用热交换器企业常发股份(002413)、中国最大的空调用热交换器企业丰润电器以及曾经被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誉为“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经济模式”代表的中国制冷配套巨人常恒集团。
悄然成风的家电配套业
“中国所有的空调企业以及日韩欧美的大部分空调企业,他们销售空调中用于控制出风口风摆的微电机,全部都是雷利制造。”一位来自雷利电器管理层的人士透露,就在公司所在的武进地区,专门从事空调用各类微型电机生产的企业不少于20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空调微电机产业链。
在空调风摆微电机这一细分市场上,雷利电器占据着高达9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常州已经成为中国的“韦恩堡”(美国电机产业发源地),包括美国雷勃电气、A.O.史密斯,中国的威灵电机等企业,均将电机项目的研发生产基地放在常州,一大批常州本土电机企业也因此迅速做大。
家电电机,只是常州作为中国家电配套产业基地的一个“缩影”。早在1978年,位于常州武进的恒温控制器厂以“空调用温控器”这一产品,开启了常州在中国家电配套产业持续布局的大幕。
以温控器起家,短短10多年时间,这家恒温控制器厂便将家电配套产品线延伸至塑料件、热交换器等制冷家电所需的各类配套产品上,并最终组成“常恒集团”。除了压缩机等核心部件外,当时常恒集团的产品基本覆盖制冷家电所需要的各类部件,并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制冷家电的“配套大王”。
常恒在制冷家电上的成功发展,催生包括常发制冷、丰润电器、新亚电机为代表的一大批常州企业,开始在制冷家电配套产品上的发展。2010年5月,以专业生产冰箱、空调用热交换器为主营业务的常发制冷成功登陆深圳证交所,开始借助资本市场谋求新一轮做大做强的动力。
与此同时,专业从事空调热交换器的丰润电器,于2011年成功实现产业链布局向下扩张,收购位于武进的新科空调,成为中国家电业首家由配套企业进军整机制造的企业。
降本增效成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作为家电配套企业,受到下游的整机企业及市场销售波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雷利电器上述人士指出,作为家电上游配套企业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成本,二是质量,这意味着我们只有做大规模做强产品这一条路可以走下去。
“这几年,人工成本压力越来越大,最低工资标准从1000多元一路上涨至1500多元,上市公司又要求社保的全面覆盖,仅这一项每年增加成本就以15%速度上涨,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减少的原料成本,根本无法弥补人工成本的增长。”来自常发股份的一位人士透露,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的重中之重。
根据常发股份2011年年报显示,在3728名员工中,在册员工仅有1882人,49.5%的员工以劳务派遣方式为常发提供服务。在常州当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相关人士看来,“以劳务派遣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在未来成为越来越多常州家电配套企业降低人工成本的主要手段。”
有消息称,雷利电器面对不断高企的人力成本,已经计划与红豆集团合作前往柬埔寨设立生产基地,主要服务海外家电客户。同时,还通过对铜、铝等大宗材料的套期保值以及在全国设立多个中转仓库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与美的电器、格力电器等家电整机相比,常发股份的空调冰箱热交换器的毛利润已经不足15%,雷利电器上述人士也透露,“现在空调用微电机的毛利润也不足20%,与下游整机企业的平均毛利润大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