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县城扎下根,生活下去,不留在县城还能到哪里去?我不会种地,也没种过多少地,当然也对种地没有多大兴趣。
“我想当个城里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我想当个城里人”
来自河北邯郸成安县李家滩村的江兴峰、刘伟丽夫妇,正在自家的小客厅陪着儿子亮亮一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和往年不同,今年江兴峰准备要加入农民工一族的大军,从老家河北农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去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个家庭因为江兴峰的即将离去,而充满了离别之情。
县城里的工资
养活不了一家人
“我原来在县里纺织厂工作,工资每个月大概在1500元左右,当时没有小孩子,她(刘伟丽)也有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只有900元左右,但是除去房租、生活费,每个月也够生活了,但是,现在有了小孩子的开销,她(刘伟丽)又得在家带孩子,只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江兴峰用低沉的声音告诉记者自己面临的困境。
江兴峰告诉记者,他们夫妇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他就不断地听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同村人说城里的工资多高、生活多好。他上了小学、中学,考上了大专,却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继续读书,出来唯一能走的路,就是进城打工。
在挑选进城打工的工作时,江兴峰选择了装修。“领队的是自己家的一位表叔,跟着他干活,家里也放心。”江兴峰觉得自己还算能吃苦,“我听别人也说过,干装修的很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好在工资高,小工每个月也有1万元左右的工资。我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手艺,就是能吃苦受累。”
在江兴峰的老家,河北省成安县郑家庄村,他很多儿时的伙伴都陆续走上了打工这条路,年龄小的,读完初中就出去了,也有不少高中上到一半也出去了。
提及周边人选择出去打工这条路的原因,江兴峰告诉记者:“想挣钱呗!”
据了解,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最初不会直接选择去很远的一线城市,而是首先选择离老家较近的县城或者二三线城市。“县里的工作机会不是很多,工资也比较少。”江兴峰如是说。
随后,记者随机走访了成安县城的一些企业发现,招聘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纺织厂、炼油厂、大型超市、商铺,可选择的工种大多是一线工人、售货员、厨师、收银等,工资较高的大概是1500—2000元不等,工资低的可能只有700—1000元不等。
江兴峰原来的工作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个月的房租260元,一家人的日常生活费用每个月大概需要1000元,在扣除电话费、小孩子的零食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我现在是地道的月光难神。”
“我想在县城扎下根”
江兴峰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不论大小。他算过一笔账,目前县城的房价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25万元,首付需要将近10万元。他觉得,有套房,是当个“城里人”最起码的条件。但他目前的工资仅有不到2000元,扣除生活必要花费,所剩无几。他现在攒钱,看看够不够付首付。“不敢也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钱,为了我结婚,家里已经花了好多钱。”
“我想在县城扎下根,生活下去,因为我已经不可能回家种地务农了,不留在县城还能到哪里去?我不会种地,也没种过多少地,当然也对种地没有多大兴趣。”江兴峰对县城的一切都感兴趣。
面对即将出去打工的城市,江兴峰同样感兴趣。“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没技术可以做保安,做服务员。像我这样有点文化的,可以做技术工作。工地上,带点技术的都是年轻人。”
那么孩子呢?孩子将来的学费呢?江兴峰告诉记者,他没敢想过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生活,他也没算过供孩子读完大学总共需要花多少钱,这些事离他好像还遥远得很。
看着县城里盖起了一座又一座的高楼,江兴峰觉得,这就是城市的发展。他即将所干的工作也是城市发展的事情。
“到了夏天很热的时候,晚上我会带着老婆孩子去人民广场玩一会。”江兴峰指着窗户外面远处的一个大广场,告诉记者,“我也舍不得把老婆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出去打工,但是想想出去后能多挣钱,去就去吧,我想早点买房子,让他们过的好点。”
事实上,城镇化的本义就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镇的过程,不管转移到城市还是城镇,只要由在农村从事农业转变为在城市和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均可谓之城镇化。
江兴峰是众多通过城镇化从农村走进城里并准备长期住下来的代表,他的经历,他关于城市的梦与痛,或许值得深思:城镇化到底能带给人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