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真的夸大
食品安全问题了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鹏
媒体真的夸大食品安全问题了吗?
1月28日的广东两会上,该省政协委员李汴生在其提案中指出,食品安全涉及许多科学问题,报道要讲科学、讲证据。李汴生认为,近几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屡现不科学、不客观、不全面的现象,例如,“香蕉致癌”、“甲醛啤酒”、“毒蜜饯”等事件中,把“个案”推而广之到整个行业;动辄使用“有毒”、“致癌”等词语,夸大危害、制造冤假错案。(1月29日《南方日报》)
将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推到媒体头上,李汴生并不是首次,也不是第一人。尽管这种论调已被证实完全是“欲加之罪”,但一些人还是揪住媒体不放,这背后况味让人深思。
除了有些媒体人刻意炮制“纸馅包子”之类的假新闻外,每一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其背后都隐含着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媒体捏造;而媒体的每一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也不至于会不讲科学。
以李汴生委员所举的“香蕉致癌”来说,事实上,媒体从来就没有直接说过“香蕉致癌”这样的话。最早出现在2011年3月13日的相关报道是《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该文记者也只是写道:“有超过3333公顷的香蕉林感染了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且每年以20%的速度扩大感染面积。”之后的3月14日,媒体又发表了后续报道《全国主要产区都发现该病》,并澄清说:“巴拿马病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任何危害。”
很明显,媒体坚守着新闻报道真实性、客观性的生命要素,保持着媒体的操守,并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故意的、人为化的夸大,更不会直接别有用心地指称:吃香蕉会致癌。其它类似报道也大体相同。因此,指责媒体夸大食品安全问题,明显是指错了对象。
至于李汴生委员所说的,“细节化地描写劣质食品加工、渲染肮脏不堪的加工环境等,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夸大食品危害等,带来社会负面效应”,食品中危害物质含量少,“风险低就可以忽视”等言辞,更是不值得一驳,难道非得让媒体掩耳盗铃,把肮脏说成是卫生?难道对食品安全问题不该零容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牵连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生命安全,媒体的报道可能会引起民众误解和误会,我们要做的是调查事实、澄清问题、消除影响,而不是责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