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事件
 

2013年2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省烟花爆竹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2011年本打算买30辆危爆车投入运营,但直到2013年才买了10辆。因为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愿意选择非正规运输车。

连霍高速塌桥事故
曝出花炮物流乱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连霍高速塌桥事故曝出花炮物流乱象

2月1日9时许,一辆货车在连霍高速河南省三门峡义昌大桥上发生爆炸,大桥南半幅发生坍塌,导致正在行驶中的车辆坠于约30米落差的桥下。

初步查明,事故原因系运输烟花爆竹车辆爆炸引起桥面垮塌,造成车辆坠落。

又是一起由烟花爆竹爆炸引发的多人死伤事故。在此之前,湖南、江西、河北等地已发生多起烟花爆竹事故,且造成多人死伤。

《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发现,此次事故揭开了烟花爆竹在运输链条上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物流行业多年存在的乱象在这个农历新年前再次凸显。

肇事车辆以百货名义运输花炮

记者详细查阅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获悉,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等,实行许可制度。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应当经公安部门许可。花炮运输必须使用专用危爆车,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有一定从业经历,每年要接受交警部门审查与培训。

但从现有掌握信息看,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事故调查组确认运输烟花爆竹车辆系肇事车,这是一起涉嫌严重违法生产、违法装载、违法运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肇事车辆来自河北,从陕西蒲城往河北运输烟花爆竹。但发货单位以运输百货的名义进行运输,且运输车辆不是专用车辆。

我国烟花爆竹生产和消费居世界第一,然而在运输环节,超限、混装、超载、无资质运输等问题比较突出。

据悉,我国花炮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浏阳市、醴陵市以及江西省上栗县等地。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湖南浏阳市、醴陵市和江西上栗县正好呈三角形。

就是这个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出产的烟花爆竹占世界产量的半数以上。每年都有大量花炮由此运往全国各地和口岸。

有分析称,上述烟花爆竹主产地存在特殊季节性缺口。如浏阳市在花炮产销旺季主要是下半年特别是9月至次年1月,运力存在最高600台左右的缺口。季节性运力不足导致部分烟花生产商、货主和车主,使用没有资质、不具备技术条件的普通货车非法运输花炮。

《中国企业报》记者以急送一批烟花爆竹到北京的名义联系上湖南浏阳五田的一家烟花爆竹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已到年底,公司已经不生产。如果要雇佣他们物流公司运输烟花爆竹,“只要你能开到购买证,长九米多的大货车,可以装下二三十万元的货,一路畅通无阻,不会有人查。”

当记者询问这样的大货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时,对方表示相关部门只会查购买证,不会查车。

近日,有媒体在湖南省浏阳市和江西省萍乡市调查发现,非法运输装载花炮现象非常严重。有开农用车的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的车可以运花炮,而且认为即使发生车祸花炮也不会存在危险。

企业铤而走险出于成本考虑

除了运力不足,我国物流行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存在“多、小、散、乱”等特点。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0多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级物流企业仅为98家。

江西省烟花爆竹物流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该公司2011年本打算买30辆危爆车投入运营,但直到2013年才买了10辆。因为企业出于成本考虑,更愿意选择非正规运输车。

业内人士指出,普通货车从事花炮运输安全风险很大,运送烟花爆炸的普通货车如同“移动炸弹”。一旦遭遇发热、撞击、火星、雷击等,极易酿成惨烈事故。这些“移动炸弹”破坏力极大,在物流车流混杂、车流量和客流量很大的高速路上,尤其是春运期间,一旦发生不测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010年,湖南一辆普通后八轮大货车,在倒车时碰到高压电线并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导致14人死亡、9人受伤;2011年11月,两辆运载共计72吨炸药的普通货车在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一汽车检测站内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2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5200多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

此次事故的发生,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烟花爆竹等危险品运输安全保障的警钟。治理非法烟花爆竹运输已刻不容缓。

2月1日下午,公安部通过紧急视频会议要求各地严打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违法犯罪活动。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发生于1日的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事故,肇事车辆运载的烟花爆竹来自陕西蒲城县宏盛花炮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河南警方已将4名涉案嫌疑人控制,生产企业已被查封。另外,连霍高速的这起事故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正在减小,目前河南、陕西区域路网运行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