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2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2版            品鉴
 

2013年1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谷足音———杨来春的浩瀚中国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菁

空谷足音———杨来春的浩瀚中国画

《东海浩瀚》

《峨眉圣境》

《陕北的绿洲》局部

《天山如霞》局部

杨来春,号易化,室名纳境斋。1954年生于天津。1980年为天津荣宝斋特约画家;1984年为中国湖社画家协会职业画家。

现为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太行中国画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部研究院“书画艺术博士”、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三峡书画院艺术研究员、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名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天津美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苗重安工作室硕士课程班首届学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画家。

中国画自古就在寻找一条脱离世界、脱离生活的精神世界,千百年来,中国画家把自己的精神全部转移到另外一个平台上,他们在这里修炼出一个精神的遗产、精神的王国,超然于物外,这就是中国画。中国画的快乐对人是有益无害的,这就是中国式的快乐,它一直在强调内敛、从容、节制、高雅,不要剑拔弩张,要炉火纯青。杨来春就是把中国画当做修炼心性,在冲淡、平和中画出了组组大家山水。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正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会议的杨来春。

《中国企业报》:对于中国画,总能听到这样的论调———中国画不仅是画,还是哲学。怎样来深度理解中国画,又怎样解读中国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杨来春: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所表现的内容不是图片、风景,而是在诉说高度的哲学理念。为什么学画的人很多,学成的却很少呢?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画图片,而画哲学的少,那哲学的画又怎样画呢?可以简单来概括:对比成形,互立成势,过度成态,强烈成燥,浑暗成郁,光艳成浮,妖艳成痞,低俗成滞,如道成文。中国的哲学是互立统一,对立分裂;外来的哲学是对立统一。对立是不能统一的,对立统一是对撞原理。用不好哲学,作品就没有语言了。每幅作品都叙说着作者的心怀,每一个观者受其画语的影响,皆有受用,这就是中国画。如果喜欢黑暗阴沉的作品,必是忧郁的心态,不能阳光。画的内、外、深、浅,足以表现自我的全部,所以各有千秋,以表现的高度、深度而有差别。

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并不矛盾,中国画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表现。离开传统没有现在,没有现在,传统又何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今人对绘画艺术的继承有分别取舍,客观地完善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传统法模,供后人而习之。而现在的人却没有传统的法模、习修和历练的积累,就好像没有驾驶资格的司机,在行进中能创造奇迹———“违法与违章”,冲撞着美术的自然规律,同时影响了中国画整体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这好比写文章不学文字,文章里会出现白字、错字,形象代字,如此称为创新,在很多展览中屡见不鲜。有些现代中国画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变艺术为技术了,把本不矛盾的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这是有失考量的。

笔墨当随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史的传承是伟大的,斩断了历史,我们会付出代价。如果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作为,不论是传统和现代,都将会失去光辉。

《中国企业报》:近些年大量资本进入艺术市场,使大众对中国画的追崇越来越高,怎样认识和把握中国画的价值和标准?

杨来春:价值和标准怎样夺定,很简单,购买的作品能否兑现,能兑现则价值真实,不能兑现,还谈什么价值。难道比买股票还虚吗?有人说艺术品是软黄金,那要看软到什么程度,其他的标准全国都没有统一的尺度,都是随意而定,全凭个人沉浮。近些年也是历史上书画最热闹的时候,更是历史上书画最贵的时期。对这样的现象要有量,要能够容纳这个时代,闹只是一瞬,人亡政息,不要大惊小怪,历史上都是这样。一定要有通达的历史观,要容纳所有的东西,要有真知灼见才可分辨良莠,这也似一门功课,是个修炼,但历史是公正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良莠自然会显现出来。

《中国企业报》:中国画入门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著名艺术大师李可染在八十岁的时候说:我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中国画的堂奥和博大。您认为自己的画有什么特点?

杨来春:在我心中有个好画的标准。例如:美国的一位朋友是个中医世家,要求表现:民族气节、吉祥内容、文化载体、传统文化,通过笔墨的运用、颜色来表达意境,又要有泰卦的布阵。怎么画呢?我就画长城表现民族气节,把长城排成龙脉来表现吉祥内容,文化载体上画出秦始皇修长城的雄伟和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痕迹,运用笔墨彩色的相互关系体现艺术功夫的纯熟老练;泰卦布阵,把长城主峰作成天圆地方、人居中央、高处无上、一揽四方,把泰卦做实。这就是我对这幅画的思量,也是我理解的中国画应有的基本要素。既有美观和表现力,又融入了传统文化延展内涵,不仅仅是一幅画,更代表了东方的文化。这就是我画画的特点,后来此画完成后悬挂起来展览,受到好评如潮。

每一位画家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各家各派的妙道之处,但是能不能和它相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形、学法都是下乘,最重要的是要达到“意与古会”,心神与之相通。如果这个没学到,只学到形式上的东西,即使能把所学的东西全融到你的画里也不怎么样。得其形式为下,得其心法为上。画家要的是把所有东西融化以后变成自己的面貌,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也是我要毕生追求的东西。

采访杨来春,随遇而安、恬淡自适是他的风格,但又何尝不映现出一位艺术家的心性。中国画绵延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基调,每个画家都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懈努力。中国画坛的名家太少,一般的画家太多,能传世的画家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要有学识和历练,还要有胆识和才气。陆放翁说,功夫在诗外,绘画首先要有气象,然后在里面寻法度。杨来春的中国画气象恢宏,犹如茫茫艺海中的一旗风帆,毅然踏浪起浮于天地之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