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食品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食品报道
 

2013年1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问题“太囧”理性对待是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闻笛

食品问题“太囧”理性对待是关键

2013年1月19日,《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2013)上线仪式暨中国食品舆情监测分析新闻通气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违法举报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国内部分大型食品企业参加了上线仪式。

回首2012年,中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在“2012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2012年食品产业生产运行稳定,食品产业总产值快速增加,工业利润持续增长,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小。2012年前三季度,食品工业增加值在工业大类中保持最快的增速,拉动整个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上半年完成食品工业总产值41467亿元,同比增长22.2%,预计2012年全年总产值接近10万亿元。

然而,在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食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从简单的可口可乐焦糖色素、红牛七种添加剂,到光明乳业5个月内6次被曝出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的白酒塑化剂、速生鸡等事件,更不用提地沟油升级等等这些带有“高科技”色彩的迷离事件。随着这份蓝皮书的上线,将把2012年中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再次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食品问题不简单

《中国企业报·中国食品报道》记者注意到,2012年共计1942起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其中1195起为非质量安全事件。

为何非质量类的食品安全事件比重偏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王灿发教授认为:“2012年食品安全舆情事件中,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媒体误读,比如媒体误用标准,做出不当判断,不经核实即公布。非质量安全事件如螺旋藻铅超标事件。按照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在中国境内销售和生产的食品须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但是如果以欧盟标准来判定在中国生产或销售的产品不合格,则判定依据有误,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从某种角度上说,媒体误读不仅让该企业受损,而且使国民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加剧,长期看来,对中国食品安全监测有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不属食品问题的食品问题不只是对消费者的信心造成冲击,也是对经济和民生造成巨大冲击。专家指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的市场失灵。

然而,更为可怕的是此类事件大大影响了国人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专家指出,一次次或是媒体的误读,或是别有用心者的炒作所引发的疑似食品安全问题,都使政府的公信力和国家形象不断被冲击。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回顾这几年有关食品安全的媒体报道和互联网信息,其中不乏不科学、不客观和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以讹传讹,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老百姓的恐慌情绪,如婴幼儿奶粉激素、反式脂肪酸等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也有很多误解,比如食品安全零风险的问题、假冒伪劣食品就等同于不安全食品的问题、超标产品就等同于有毒产品等等。由此可见,风险交流非常有意义,只有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通畅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

检测手段要跟进

《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指出,在2012年,因检查机制的不完善和规范的不健全,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骤然增多是一个新的现象。这类问题可以归纳为技术问题。例如2012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就反映了这一点。同时,随着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关于新技术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副作用一直是矛盾的爆发点。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国外对食品的检验体系要远远高于我国,在立顿添加剂事件里,欧洲标准和国内标准产生冲突,得到了具体体现。

陈君石谈到,专业化、公正性和独立性是预防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三点,也是安全监管的趋向。中国监管制度体系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都是在爆发某一食品安全事件危机后,才开始逐步完善的,目前还无法做到真正的预防。白酒塑化剂事件中,从没有酒类塑化剂检验到需要增加白酒检验机制,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食品安全的预防流程。

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可信性也是2013年食品行业考虑的重点。公布出检测机构的背景资料,并把项目和进展流程及时向社会公开,是需要整个行业为之共同努力的。尽管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配套法规和综合协调制度,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优化和协调配合还需要时间检验和调整,但毕竟我们在立法方面已经确立了基本的法制框架。相信在2013年,很多问题会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则的逐渐健全而解除。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