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
遭遇区域协调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雾霾治理遭遇区域协调难题
(上接第十一版)
环保部的最新通知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其实,这并没有新意。此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要在京津唐等污染较重的地区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之前表示,这一措施将倒逼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按照规划目标,到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0年下降6%。
具体来说,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需要包括联合执法机制、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博士李勇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如果这些新机制启动,将意味着传统的环境管理思路要进行重大调整。如,河北今后要建一个燃煤电厂,就不能自己说了算,可能合议听听北京和天津的意见。但这些政策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的不平衡也存在一定的执行难度。
李勇智认为,要积极开展前沿科学PM2.5及PM1研究,制定严格达标规划,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信息公开透明,实施“一票否决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健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短时间内控制污染物,比如采取建筑工地或企业停工,封存部分公车,鼓励私家车少开等,因为汽车尾气污染占一半以上。而从长期来看,区域协作是最佳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外部污染物的迁移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整个环境生态才会发生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