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论衡
 

2013年1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目前,持续多日的雾霾已退出天气舞台。但由此次雾霾事件引发的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思考,却刚刚开始。通过进口先进设备,建立
  强大的环境空气监测体系,不
  难看出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
  上的重视程度和改善空气质
  量的决心。减少直至根除雾霾
  天气的关键是要我们每一个
  人树立环保理念。

买来的是设备
买不来的是理念

中国式环保: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胡海燕

买来的是设备买不来的是理念

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相继陷入严重雾霾之中。12日,北京PM2.5指数也濒临“爆表”。连日来,包括上海、广东等省份在内的多地也持续出现雾霾天。PM2.5再成公共热词。

作为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一个英语缩写和数字的结合,PM表示ParticulateMatter即颗粒物,2.5则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PM2.5拉动的却是至少20亿元的监测设备市场。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PM2.5检测设备80%靠进口,政府、企业所使用的大量的治污设备也非国产。

目前,持续多日的雾霾已退出天气舞台。但由此次雾霾事件引发的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众所周知,雾霾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据专家介绍,导致雾霾天气的元凶便是工业污染、尾气排放和燃煤取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罗仲伟分析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工业污染主要来源于水泥、钢铁、焦化、火电厂、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总排放的85%以上,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却已远远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至2011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成就可谓举世瞩目。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建立在消耗并不十分丰富却较廉价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

长期以来,为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以促进GDP增长为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工业化。在GDP考核的指挥棒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积累政绩,招商引资时热衷于引进能源、重工业企业项目,从而对拉动GDP增长、增加就业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环境的伤害着实严重,却被一再忽视。因此唯GDP发展论使得重发展、轻环境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已不断显现,而其中空气污染最为突出。此次中东部地区的雾霾事件便是其中一例。

针对日益严重的污染,为监测空气质量,中国正着手建立空气检测体系,环保部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共计投入约9.5亿元重点支持第一阶段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已扩大到338个地级市,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因目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符合使用标准和要求的国产产品并不多,所以80%的PM2.5检测设备需靠进口。

通过进口先进设备,建立强大的环境空气监测体系,不难看出,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决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全社会仍然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形成环保理念,那么,政府在环保方面投入再多的钱也只能是打水漂,减少直至根除雾霾天气的关键是要我们每一个人树立环保理念。试想,如果我们对于自身不经意行为造成污染的危害认识模糊,认为对环境的伤害很小,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社会就会对限制污染排放停留在只喊不做的层面。

形成全社会的环保理念,一要进行思想教育疏导,二要实行强制措施。思想教育疏导是要让全社会认识到,雾霾天气乃至其他环境污染是一种灾害,是危害健康的毒药,不治理污染,就是充当人民健康的杀手,形成一种全民共识。强制措施则是通过制定严厉的禁排举措,确保全社会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转变部分地方重发展、轻环境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国家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的考核和约束,更需要地方政府转变理念,综合考虑GDP增长的环保成本,从而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几十年来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拉动了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却也导致了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GDP增长的辉煌使我们有意或无意忽略了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如今,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目前,国家已十分重视环境问题的治理,如不惜重金通过购买进口设备建立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虽然靠金钱能够进口设备,但是环境问题的最终彻底治理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全民环保的理念。作为环境中的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让环保理念扎根于脑海中,并融入日常生产生活的血液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