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0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0版            综合
 

2013年1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千名外董在哪里?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千名外董在哪里?

国资改革的焦点实为“资本”与“人”两个重要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而外部董事制度着重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作为国资改革体制中建设规范董事会的制度设计,已经有效地解决央企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与经营层高度重合问题以及找到了规避内部人控制的制度安排。

自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央企董事会的综合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董事会整体的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得到了提升与优化。随着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扩大,客观上要求不断完善外部董事制度,这其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寻找合格的外部董事,来扩大央企外部董事库?如何培育合格的外董?

央企的外部董事来源,或是政府退休高管,或是大学教授,也有行业专才等。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领域及视野限制,央企外部董事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来源单一,影响了央企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的深化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显而易见,优秀的外部董事不好找。一般来说,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的外部董事,对于经营管理比较在行,实战经验丰富,比较熟悉央企运作。相比之下,在机关工作过的外部董事,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对宏观形势的把握较强,但欠缺企业管理经验。而专家学者型的外部董事,善于发挥专业长处,就某一问题的研究和见解更为深刻,但劣势也在于对企业了解不深。

现实的情况是,若以每家央企需要7名外部董事来计算,那么,如果在全部央企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央企外部董事数量则需扩大至近1000名。

也就是说,按照国资委的工作计划,近几年来需要完成近千名外部董事人才的选拔与配置,这其中还不包括央企的子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外部董事人选。这一庞大的体量,对于国资系统而言,压力不小。

事实上,实践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缺乏外部董事人才。因而出现了一人同时担任多家央企外部董事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虽担任多家企业的外部董事能够将一家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带入到另一家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但同时也折射出央企外部董事来源的单一和数量的匮乏。

外部董事对于完善央企的董事会治理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将外部董事人才及时充实到企业的董事会中。这就需要在现有外部董事队伍基础上,扩大选人用人视野,继续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公开招聘,并使选聘外部董事工作常态化,以扩大外部董事人才库容量。

从人才来源范围来看,可以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可适当从有实力的民企中选拔外部董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从国外企业中引入外部董事,比如担任跨国公司的高管,以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共享机制。

从人才自身素质来看,在选聘外部董事时,应严格按照外部董事资格要求,根据企业的需求,强调外部董事的实际经验,考虑到决策层面的综合因素,配备时可增加平衡,选拔具有国际化大企业工作经历的,或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专业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扩容之后的外部董事人才库,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外部董事如何能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到企业中?这需要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根据企业实际和对外部董事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外部董事履职的系统学习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外部董事的履职能力。

此外,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选聘真正适应央企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外部董事,不符合条件的不能进入外部董事人才库,不要“花瓶董事”,避免外部董事安置性性质,确保董事会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素质,根据企业的特色和实践需要,实行个性化管理,将不同专长的外部董事融合在一起,满足企业各个阶段改革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需要重视的是,央企的声誉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外部董事人才的选择应当有意识地寻找声誉管理方面的专家人士,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应对舆情的建议和决策,使企业在预防或应对突发事件时从容得当,并将促进企业声誉管理的有效提升。

当然,外部董事自身的声誉也很重要。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由于良好的社会声誉不仅表明外部董事的职业操守在业内获得很好的认同,专业水平获得广泛的认可,而且良好的社会声誉本身作为一种软约束,能有效地规范外部董事职权的行使。若外部董事的声誉受到影响,将对其职业生涯和作为外部董事的人力资本造成影响或损害,甚至波及企业。

为了确保外部董事在其所从事的行业领域内具备良好的社会声誉以及保障维护外部董事对公司及股东的利益,可考虑建立系统的、可量化的外部董事声誉激励评价体系、外部董事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和外部董事信息公示制度。

这就要求在增加外部董事体量的基础上,增加透明度,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有效地监督评价外部董事行为,是否作为,如何作为,考察外部董事行使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等权利是否到位,并及时披露外部董事作为信息,确立外部董事行为规范,强化外部董事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未来,国资委可根据央企董事会治理结构优化的需要,通过不断拓宽外部董事渠道,加快推进外部董事市场化进程和职业化建设,从外部董事人才库中选择合适的人员进入央企,同时也应加强与各级国资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联系,积极寻求和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共享的有效途径和平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