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东:利用外资重点应转向技术引进
中国FDI三年来首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中国FDI三年来首降潘向东:利用外资重点应转向技术引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117.2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3.7%,出现了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以来首次下降。2012年1—12月,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1%。
有分析认为,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及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出现了双双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而其它经济体相对吸引力增强。另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在下降的外商直接投资量并不代表投资者的信心也在消失。相反,它表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还需要其他的推动力来吸引资金的流入。那么,外商投资现状如何?未来有何趋势?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
FDI仍会“稳中求进”
《中国企业报》:对比往年数据,您觉得2012年FDI下降的主因是什么?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潘向东:2012年中国FDI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缓慢、国际投资合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国际资本呈现出收缩而不是扩张的态势。二是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而不确定性增加。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的确在发生变化,但优势依然明显。
《中国企业报》: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对境内企业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吸引外资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
潘向东:外商投资对企业的正面影响主要在于增加企业资本金,通过给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营销经验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外商直接投资的下降当然在上述方面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自1995年之后,FDI在中国总投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现在只占不到3%,已不是特别重要。并且中国目前并不缺资金,外汇已经较为充裕,企业的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发债、发股,或者跨境贷款融资都可以做。与此同时,外商投资的结构和方式也相应地在变化。
《中国企业报》: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连续两年主要流入服务业,全球出口下滑却削弱了资金的流入。您能否预判一下外商直接投资未来的趋势?哪个行业将成为引资增长点?
潘向东: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总规模虽未能延续此前的增势,但外资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继续超过制造业,且服务业内部的行业分布也有所改善。数据显示,2012年房地产实际使用外资下降10.3%,扣除房地产因素,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8%,特别是分销、计算机应用、金融服务等行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较快。美国和日本对中国投资增长较快,主要由于它们的货币极度宽松,同时经济增长却相对乏力。
预期今年海外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仍呈弱复苏态势,美日的量化宽松也还将继续。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外商直接投资也会呈现“稳中求进”的格局,相应一些政策鼓励领域的外商投资还会继续增加,像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新兴产业,还有市场准入牌照逐步放开的教育、医疗、金融、电信等服务行业。
中部地区更受外资青睐
《中国企业报》: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长是亮点,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均为下降。这与中国不同地区产业导向的差异有何关系?具体而言,中部哪些产业获外资青睐?
潘向东:2008年金融危机后,外需增长明显放缓,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成本面临趋势性上升,部分制造业出口企业开始转向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泰国)和中国中部地区。而制造业出口一直以来都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因此,部分外资随着企业转移到了国外和中国中部地区。目前,中国中部地区的产业链正逐步完善,交通枢纽的物流优势越来越明显,且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是工业发展最强劲的阶段,城市化进程也有很大空间,加上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对资本的吸引力开始凸显。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国家对中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据201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除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以外,中央还将支持在湖南湘南、湖北荆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江西赣南等地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体而言,随着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中小城市建设、环保、生态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牌照逐步放开的金融、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都会获得外资的青睐。
提高引资质量和效益
《中国企业报》:中国经济处在转型的关键点,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利用外资,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外资?
潘向东: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的关键点,更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将利用外资的重点从注重引进国外资金向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变,进一步提高引资质量和效益。目前,跨国公司仍是技术流动的主要载体。有必要加强中国的软环境建设,把对外资的管理从行政性审批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吸引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作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应重视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结构方面,顺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对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支持。形式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并购投资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这也需要中国对外资并购投资行为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