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移民现象敲响营商环境警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曹向东
企业家移民现象敲响营商环境警钟
最近,企业家移民的新闻屡屡见诸媒体。俏江南董事长悄然移民加勒比岛国,原来是为了旗下企业能够顺利上市。日益扩大的企业家移民潮使得有人质问:“贫贱不能移”的企业家的精神哪去了?有怨怪企业家之意。我们认为更值得思考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企业家移民的潮起涌动之势?企业家移民潮敲响营商环境的警钟。自1949年以来,中国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包括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出国留学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技术移民潮。近些年,移民的群体发生了变化,很多是新生富豪为代表的企业家群体,而移民的手段主要是投资,这被许多人称为是第三次移民浪潮。中国大陆移民输出主力军主要在北京、广州、江浙沪三个区域。有一个无法证实的说法,中国超七成富豪已经或者正在考虑移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当移民越来越多时,流向海外的人才与钱财也越来越多。早在2010年,即有媒体报道称,据测算,三年间至少有170亿元资金流向国外。2010年之后,企业家移民热并未降温,流出的财富也更为可观。
企业家移民,原因不外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自身原因无非就是为了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财富安全、为未来养老做准备。外部原因,正如一些人士所分析的,是对未来失去信心、对现状不满,总结起来就是“缺乏安全感”和“感到不幸福”。企业家的流动是“候鸟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哪里环境好,哪里适宜生存发展,就流向哪里。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现代的企业家移民本应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资源的一种有效流动配置,是从商品的交易,到资本的流动,再到人才的流动过程的体现。用“贫贱不能移”来指责企业家是过于简单了。显然,人才流、资金流就像水一样,如果以后国内环境变得更有吸引力,这部分人才、资金还会回流。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资金外流的过程当中,中国具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企业家也成为外籍人士,对于本就非常稀缺的企业家资源也是考验。
当前企业家移民趋势的扩大,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环境”二字,“环境”又是由生存与发展两方面构成。企业家移民不是生存环境,便是发展环境,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企业家为了避开凸显的政企矛盾而选择移民。而“环境”则是由政府决定的,多与政企关系不和谐、政府作用的边界并未界定清楚大有关系。
市场和政府,一只是“看不见的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市场需要发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效益的作用,政府需要发挥保障公平公正的作用。这两只手配合得好,则能够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配合得不好,则会降低市场效率,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