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前沿
 

2013年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鼎掀起磨矿介质新革命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首鼎掀起磨矿介质新革命

“初步估算,2012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年度分解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1月10日在《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上透露。

此前,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系列信息表明,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利用在能源利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作为高能耗行业,钢铁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能源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关键。”河北首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兆宗表示。

高能耗产业为节能重点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单位GDP能耗为1.034吨标准煤/万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环保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苏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愈发艰巨。国内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总体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当前不协调、不平等、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日益强化,生态恶化趋势加剧。而且国际上对中国节能减排的期望很高,所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看已初见成效。

事实上,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仍然偏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曾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DP的9%左右,但中国能源消费达到19%。中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主要产品的能耗与先进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像钢铁生产能耗差距在11%左右。

在谢兆宗看来,在当前形势下,钢铁企业节能工作必须把握国家战略导向,拓宽发展领域,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谢兆宗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该公司发明的多功能磨球与金属连铸成型加工设备,可以在进行摩擦作业时实现多面接触,磨擦面积是普通圆球的10倍、二代磨球的5倍;自主研发的金属连铸成型加工设备能在20小时内生产100吨钢球,可为大型钢铁企业每吨钢材节约用电400千瓦时。

高科技助推钢铁企业节能

随着能源形势日趋紧张,如何处理好环保与效益间关系,如何将环保投入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仍需要企业进行艰难的探索。

据谢兆宗介绍,首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8年,主导产品为矿山磨矿介质。金属熔化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化,工艺先进、设备齐全、检测手段完善。公司生产的“雾灵山”牌“多功能磨球”,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承德兆丰钢铁集团试用,增产幅度为33%。凭借先进的产品,公司业务量迅速扩张到东北、山西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承德等地。根据市场需求,首鼎果断决定2012年投资“用于金属的连铸成型加工设备和方法”生产线二条,预计年生产量6万吨,并将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谢兆宗说,“雾灵山”牌“多功能磨球”是首鼎的最新专利产品。它在磨机内工作磨擦时,是以点、线、面接触,其中线接触占60%以上,球总的接触面积是传统磨球接触面积的4倍之多,大大提高了磨矿效率,是磨矿介质的一场革命。“多功能磨球”具有节电8%—10%、降球耗30%、增加入磨处理量20%以上的特点,是目前磨球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将给选矿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2011年,首鼎研发了“金属连铸成型加工设备”生产线,将推动钢铁行业由粗加工生产转向精加工生产,同时改变了中国铸造球工艺落后的现状,并且减少了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012年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世界能源峰会上指出: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从长远看,最终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并不取决于对能源资源的拥有,而是取决于对能源高科技的拥有,取决于能源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

以科技进步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已为众多钢铁企业所认知并实践。

“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谢兆宗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