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论衡
 

2013年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可否认,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已经远高于正常的范围,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收入分配的情况。如果物价总体上涨,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又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则人民币未来购买力继续贬值的趋势也将不会改变,这将使人们手中的财富加速缩水,也会使中国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停止财富缩水
消除养老金上涨的隐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停止财富缩水消除养老金上涨的隐忧

按常理来说,涨工资总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10%的消息公布后,人们普遍感到的不是收入的增加,而是财富的缩水。这种对于未来财富水平和养老能力的忧虑,让那些已经退休的人和迟早要退休的人都高兴不起来。

未来我们拿什么养老?这个问题拨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首先,从2005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第9年调整企业养老金,而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非但没有明显好转,相反却有下降趋势。替代率是衡量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现实是,养老金替代率从最高时的80%以上,已经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这种基于通货膨胀的养老金上调,让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如果物价还会持续上涨,而国家不再给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该怎么办呢?

同时,去年关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年龄的议论,让更多的人知道国家未来给我们养老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缺口。如果养老金持续上涨,那么,势必会更快地消耗掉养老金池中的存量资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更悲观的。

相关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特点是收大于支,但是支的增长速度大于收。2001年以来,在覆盖的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中,参保人数平均增速为4.04%,已经低于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平均增速6.64%。养老金收小于支会持续下去,这意味着全国养老保险收支出现赤字并非是遥远的事。

而老龄化趋势也是养老金所必须面对的另外一个难题。我国15—59岁的劳动人口,2010年已经是顶点了,35岁以下的人口2003年、2004年已经开始减少,这和过去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红利的高峰期较快增长,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在中国,老年人口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4.3亿,占总人口超过30%。2050年每3个中国人中就将有1个老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从2001年进入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2010年老年人口统计赡养比10:1,实际5:1;2020年深度老龄化,统计老年赡养比5:1,实际3:1;2050年老龄峰值,统计赡养比2:1,实际不足1:1。

从简单的逻辑上看,要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只有两个出路:一个出路是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取比例,但是,从企业和员工个人的支付能力上看,我国的养老保险缴存比例已经接近极限,如果企业和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发生突变式的提高,增加养老保险缴存比例的空间极其有限。另一出路是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一方面是直接降低养老金支付数额,这涉及大量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几乎没有可行性;另一方面是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的实际支付年限,这一方面是政府的违约风险,另外,我国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美欧等国,如果和美欧采用同样的退休年龄标准,实际上对劳动者是不公平的。

如此看来,解决中国人未来的养老问题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但分析造成目前养老困境的原因,我们就会发现,是持续的通货膨胀让居民财富包括养老金池中存量大幅缩水。比较近10余年的平均通胀率,中国和美国、德国等几大经济体差别并不大,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却大不相同。近10年来,无论是欧元,还是美元的购买力,和10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现在的100元人民币和10年前的100元比,实际购买力差别很明显。2011年,中国的GDP规模为47万亿,是1978年3645亿GDP规模的128倍。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11年底的85.2万亿元,为991倍。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的7.7倍。用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的话说,“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可否认,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已经远高于正常的范围,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收入分配的情况。如果物价总体上涨,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又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则人民币未来购买力继续贬值的趋势也将不会改变,这将使人们手中的财富加速缩水,也会使中国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改变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思路,改变为应对通货膨胀被动增加工资水平的做法,让人们已经获得的财富不再持续的、大幅度的缩水,消除人们对于未来财富不确定性的恐慌,这一定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基础。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