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企业的立场,为企业说话,替企业呼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中国企业报》在企业界的影响与日俱增。特别是近两年来,主动找报社反映情况、提供新闻线索的企业越来越多,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
为企业办一张报纸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为企业办一张报纸
中国企业报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进行拓展训练活动
《中国企业报》和陕西圣唐乳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慰问总后老干部“八一感恩行”
《中国企业报》走进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现场
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冯并出席东营论坛期间参观绿色生态展览
《中国企业报》协办的中缅经济和企业界对话交流会
旗帜鲜明地为企业服务
在报纸初创的几年里,宣传报道层面相对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范畴,侧重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等中微观领域,重点关注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企业并购等方面,以正面报道和介绍经验为主,对于焦点和突发事件也适时推出一些批评性的报道和案例分析。1997年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报纸逐步加大了对非公经济的报道比重。针对国内报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报纸一直在努力打造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偏重企业新闻的深度报道,加强对企业改革、管理经营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专业分析和理论总结。
1997年,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的时间使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亏损企业走出困境,在此基础上,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过三年奋斗,国企脱困目标如期实现,为及时总结国企脱困工作,2000年3月23日起报纸连续发表了《把改革和脱困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等九篇评论员文章。同时对三年脱困中涌现出的“邯钢经验”、“亚星模式”等企业创新活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活动都进行了重点报道。
2005年以后,围绕中国企联工作中心,报纸提出了“立足企业立场,传播企业新闻,反映企业呼声,维护企业权益,提供企业服务,推动企业发展”的编辑方针,对报纸版面进行了全面改版。针对中国企联的主要职能及“雇主组织”的定位,进一步突出了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内容。
2007年,针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谐企业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热点问题,报纸适时开辟了大企业系列报道、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等栏目,集中报道和宣传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谐企业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经验。为配合《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国企业报》不仅与工会、劳动部门的报纸同步刊登了“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而且还从企业的角度积极组织稿件,开辟专栏,宣传《劳动合同法》有关知识。
2011年4月,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向中国企联领导反映工程款拖欠已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报社立即选派骨干记者到企业做深度调研,证实其被拖欠和垫资的工程款达390多亿元。随后报纸对中铁工所遭受的境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除刊发大量以通讯和评论为主的稿件外,还专门编发《企业内参》送中央有关领导,全力为企业纾困大声疾呼。2011年11月,拖欠工程款最多的铁道部融资2000亿以上(后升至2500亿以上),中铁工、中铁建等企业被拖欠工程款都陆续得到了偿还。
站在企业的立场,为企业说话,替企业呼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让《中国企业报》在企业界的影响与日俱增。特别是近两年来,主动找报社反映情况、提供新闻线索的企业越来越多,报纸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大。
除新闻宣传报道外,在不同历史时期,扣紧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报社还开展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活动。
1990年5月14日,与燕山石化公司举办了“迎接90年代新挑战”座谈会,通过了“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响应国家一级企业倡议书”的决定。
1991年3月18日,报社举办了“全国首届企业报展览”,吸引了全国十多个行业近400家企业的厂报参展,评出《北京铁道报》、《武钢工人报》等161家优秀企业报纸。
1991年和1993年,报社分别举办了两届“全国企业知名度”问卷调查活动,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同矿务局、云南玉溪卷烟厂等200余家企业被公众认定为全国知名企业,这一活动对企业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1995年,根据中国企联领导同志的指示,报社开始评选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经过多年的培育,中国企业十大新闻的推选和发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岁末年初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特别是2011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推选发布工作,经过调整和完善,显著提高了科学性、权威性,发布后在经济界、企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关键字“中国企业十大新闻”,相关链接超过230万条,很多入选企业和企业家借此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中国企业十大人物推选发布活动也逐渐成为企业界、传媒业的优质资源和强势品牌。(下转T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