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论衡
 

2013年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妹”之后还会有“房弟”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钱兆成

“房妹”之后还会有“房弟”吗?

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的女儿有两个户口、名下11套房产事件再度发酵。2日,有爆料人称,查出翟振锋的儿子、“房妹”的哥哥翟政宏也有两个户口,还号称15岁就开始经商,拥有两家公司,其名下有14套房产,这就是“房哥”;翟振锋本人和妻子也有两个户口,其妻拥有4套房。至此“房妹”一家已爆出29套房。(1月3日《新京报》)

一句古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人当区房管局局长,他的儿子便成“房哥”,女儿当“房妹”,自己变“房叔”,老婆成“房姨”。

且不先追问在望房兴叹的当下,一家人如何能够占有如此之多的房产,显而易见的两个问题则应该首先追查。其一,翟振锋为何能有一儿一女?公职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后果是严重的。其二,“房叔”、“房姨”、“房哥”、“房妹”们拥有两个户口,这是明显违背我国《户籍管理条例》的行为,为何这种违规行为能够在同一个家庭上演四次?

与这两个问题相比,倒卖经适房则更加严重,也是文章的正题。翟振锋说女儿坐拥的那11套房不是经适房,是其妻做生意大赚后所购得的商品房。应该说,这11套房产是否为经适房的确值得验证,但作为最早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种保障性住房,经适房从诞生开始就混入了权力与牟利的影子。

为何如此?只因为经改商其间,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按照现行政策,经适房满5年就可以上市交易,因此很多人将其看成是投资的生财之道。过去经适房和商品房双规转化,使得经济适用房成为了部分人的牟利手段。

一段时间以来,频频爆出类似武汉“六连号”的经适房丑闻以及“宝马车主入住经适房”这样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在“以权占房”的群魔乱舞之下,人们纷纷谈房色变。

有相关人士认为,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彻底斩断经适房改为商品房之间的巨大利益链。他们认为经适房制度有悖于当初房改“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初衷,而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逐步取消这种非商品住宅。

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经适房应以租为主,并且应暂停建设。通过减少经适房中的潜在利益,促使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主动放弃或退出。

无论是激进的还是温和的,两者的目的都在于让“房叔”、“房妹”们尽快收手,因为大量占有经适房已经无利可图了。

当然,斩断利益链的想法虽好,但有待进一步论证。目前能落实的无疑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的住房分配机制,同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监管。事实上,相关政策也确实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早在2010年,住建部便下发《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对违规出售、出租、闲置、出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擅自改变住房用途且拒不整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收回,并取消其在5年内再次申购权。

一个很早的例子是,早在2011年中秋节前后,上海浦东、闵行、青浦三区近4000套经适房的申请人资格被集中“晒”出,接受社会监督举报。拿“房妹”事件来说,在众说纷纭之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主动晒一晒房产,在阳光的暴晒之下,一团疑云便可蒸发,到底是清清白白还是接着晒出一个“房弟”来,只能看阳光的成色了。

但愿能多管齐下斩断利益链,使“房妹”之后不会再有“房弟”。

(作者系媒体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