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革新之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革新之势
 

2013年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货币政策重点仍在“稳物价”

专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专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今年货币政策重点仍在“稳物价”

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宽财政、稳货币”的调控战略。该怎样解读这项战略?又该怎样应对美国的财政宽松政策?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宽财政、稳货币”与美国宽松形成“互补”

《中国企业报》: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宽财政、稳货币”的调控战略。应该怎样解读这项战略?

孙立坚:在对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的研判下,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宽财政、稳货币”的调控战略。这一政策组合与今天发达国家的政策选择相比,正好形成了“互补”。

我个人理解,这是政府重新尊重市场发展的“内生”规律,着力确保央行货币政策中“稳物价”的独立性,从而达到未来价格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市场健康的供求关系。因此,我认为,2013年中国的政策组合是提高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牺牲效率去追求发展。否则,2013年在发达国家不断超发货币的复杂环境中,如果中国的地方政府再次出现投资“错位”和“越位”的行为,将会加剧目前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实体经济部门“钱荒”和虚拟经济部门“钱多”并存的现象。

《中国企业报》:如何理解“宽财政、稳货币”调控战略与发达国家政策的“互补”?

孙立坚:一方面,欧美国家创新驱动的新一轮增长方式,短时间还难以形成,他们着眼点还是放在摆脱失业、债务和负资产状态的目标上,所以,现在投放的大量货币主要是用于支撑财政减税、降低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增强资本市场价格修复所需要的流动性,根本不能保证大量资金是否能流进实体经济。

于是,在现有国际分工的格局下,投放出来的大量资金没有被政府所期待的实体经济部门吸收,反而大量流向稀缺资源市场,追求价格暴涨带来的财富效应。

另一方面,全球金融资本非常觊觎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机会。理由有三:一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储蓄多,追求财富的动机旺盛,但危机时期投资渠道却偏少,所以,很容易形成集中投资,催生泡沫,这是外来投机资本获利的绝佳环境。二是监管不足或监管过度,这也使得政府往往在短期会主动进行纠偏,这就很容易让投机资本顺势而为,渔翁得利,从而造成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格局。三是新兴市场国家投资者的损失会引起政府的同情,通过救助来获取社会的稳定。这也是海外游资套利的一个很大原因。

所以,如果中国还像以往那样,当放任外汇占款时,就会造成通胀和资产泡沫,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大央票发行的力度等数量型对冲外汇占款的方法时,则会催生灰色高利贷市场的膨胀,无法起到原先抑制游资流入的目的。

“稳货币”需要强化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能力

《中国企业报》:中国提出了新一轮的城镇化,这对明年的货币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孙立坚:如果2013年启动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快,势必会引起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规模的膨胀,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恶化,这就会逼迫央行只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还有,地方政府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采取大量举债的方式来投资,一旦债务遏制了银行的流动性,那么,政府最终还是会大量投放货币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另外,政府降低企业税负,改善民生所增加的财政开支,如果无法通过社会资金的参与来实现,那么,很有可能还是依赖基础货币的投放来实现。于是,中国M2/GD比例将会不断扩大,这非但不能代表金融深化的程度,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流动性泛滥。

而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无法提升对外的国际竞争力,反而会造成国内通胀现象更为严重。这一点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的状况和人民币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的泛滥并不一定就马上与国内的通胀和资产泡沫联系在一起,而是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增添巨大的麻烦。

《中国企业报》:如果这样,该怎么样做才能达到2013年想要实现的“稳货币”状态呢?

孙立坚:我个人理解,要达到2013年的“稳货币”状态,必须强化中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能力,有效地将过度集中在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引导到具有稳定收益增长的实体经济部门中,而不是过度依赖基础货币的投放来支撑城镇化的进程。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量提高和实体经济部门的盈利能力是正向互动的,反过来,如果金融服务能力不到位,城镇化建设等过度依赖货币政策的支持,那么,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为资源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强化、资产泡沫严重等“宽货币”的不良后果,使得企业在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收益不断恶化,“钱荒”和“钱流”并存的问题也就更加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企业报》: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些什么?

孙立坚:值得注意的是,“宽财政”的做法,如果能聚焦在给企业减税和改善民生的公共投资上,而资金的来源又来自于政府有效的发挥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把虚拟经济“钱多”而造成的泛滥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钱荒”的部门上,那么,企业成本的下调和消费者休闲支出的增加,就会大大缓解中国经济因外需萎缩而不断下滑的风险。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