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金融投资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碎的移动支付产业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破碎的移动支付产业链

消费者使用现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任何商家消费,而使用移动支付想要在任何商家消费,可能需要带上适配不同POS机的不同手机,或者下载对应不同刷卡器的不同应用。原本主打便捷支付的移动支付,由于产业链在硬件、芯片、制卡、设备制造以及市场等环节的分割,反而给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移动支付的行业特点是跨度大、产业链长,只有包括运营商、商业银行、终端制造厂商、第三方支付企业等在内的相关各方利益协调一致,积极构建开放、共赢的商业模式,形成标准统一、协调有序的格局,移动支付产业才能实现齐步走。”业内人士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用户的困扰

“移动支付使用起来很简单,有时候又实在太麻烦了。我一般使用‘快钱’,吃饭、购物,挺方便的。但是有些商家不是快钱的客户,我总不能单单为了这一个商家,就再下载一个其它的支付工具。”北京某高校的学生张晓晨说。

不仅是第三方支付,NFC手机领域的分割现象也很明显。三星半导体大中华区产品总监程勇透露,三星手机近年来在移动支付方面至少有7种产品形态。它们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群,都有一定的市场。

根据记者了解,移动支付大致分为银联主导、电信运营商主导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主导三种类型,基于NFC的移动支付方案主要有三种,支付企业仅仅“刷卡派”的就有至少13家,他们在市场上的重合度并不高,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被他们分割的支离破碎。

产业链复杂

记者观察到,在NFC手机支付涉及的手机、运营商、银行、银联等多个环节中,运营商和银联是两大关键,前者拥有9亿用户和多数手机终端,后者有政策和银行业的支持,双方都希望确立其在移动支付行业的主导权。

第三方支付组织阵营总体来讲势力较弱,主要依靠互联网支付领域的口碑和经验,需要依附银联才能发展,这类企业往往思维活跃、贴近用户、创新性较强,能很好地将互联网领域的支付运营经验移植到移动互联网。

快钱相关人士表示,对比互联网支付等相对成熟的支付手段来说,移动支付并无特殊门槛,也非移动商务的瓶颈,关键是需要商务交易及应用的驱动。商户想得出什么样的应用,快钱就可以帮助商户完成什么样的应用,这也是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的优势所在。

合作才能进取

根据程勇介绍,在韩国和日本,电信运营商为了快速地部署移动支付业务,多去和金融机构合资成立合资公司或收购金融公司。在国内,中国移动做出了参股浦发银行的尝试,但是浦发银行的覆盖面显然比较有限。

快钱支付CEO关国光认为,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政策法规的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硬件、芯片、制卡及设备制造等整个产业链正在打通,一个以开放、融合、协同为基础的健康、和谐的电子支付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包括五大类共计35项标准,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分析认为,这将有利于营造产业链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建立和谐的产业生态环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