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论衡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何一桩突发事件,只要其“观赏性”不被媒体榨干榨透,是不会被轻易放过的,更何况是关系到三一和中联这两家明星企业。媒体过分纠结于细枝末节,显然,这对于三一和中联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

媒体应放手让
三一和中联一笑泯恩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岷

媒体应放手让三一和中联一笑泯恩仇

寒冬里的湘江,雾气氤氲,同时亦弥漫着商战的硝烟。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这对同城的工程机械巨头,正在媒体的曝光和舆论的煽动中上演着现代版的江湖恩怨,虽不见刀光剑影,却多了口诛笔伐,也处处彰显着身不由己。

此次三一与中联矛盾激化,恐怕就源自媒体对三一老总梁稳根的高度关注。由于其连续三届当选党代表,在十八大前夕已经是媒体的宠儿,而未入选中央候补委员一事也一直被媒体默默关注着。自三一传出要将总部迁往北京的消息后,媒体的克制终于崩溃,各种版本的三一迁址缘由接踵而至,关于三一和中联的“猛料”也汹涌而出。

由此一来,使得两家工程机械巨头之间的纷争完全公开化。

作为主要和直接的竞争对手,三一与中联背后有着十余年的恩怨纠葛,只是由于多年来彼此间形成的默契,躲过了好事者的骚扰,维持着相对的平静。然而,在想不寂寞都难的年代,历史问题一旦被媒体盯上就会抓住不放并被无限放大,以此迎合人们持续“八卦”的乐趣。

实际上,对于三一总部的迁址的主要原因,未必如外界所传。此等“迁都”大事,绝不是头脑一热就定下来的事情。企业的战略考量肯定超出一般人的思维容量,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只从细枝末节来解读和放大这件事,恐怕不仅会使中联无辜背负骂名,也低估了三一管理者的智商。

同时,商战中既不存在永远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如今的三一和中联已经不只是竞争这一层关系,它们都要感谢对方这个强劲的对手,让自身永远处于一种不懈怠的状态。

据悉,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中,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目前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的位置,都称得上是笑傲一方的“枭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中联重科营收增长120倍、利润增长90倍,三一重工营收增长90倍、利润增长95倍。2012年前三季度,中联中科实现营业收入391.08亿元、利润近70亿元,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406.99亿元、利润近60亿元。不难看出,二者多年来在发展上咬合很紧,基本上成你追我赶的态势。

两家极具鲜明个性企业通过奋力拼杀,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成长至今实属不易。然而,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往纠结中,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三一与中联更加纠缠不清,陷入骑虎难下的局面。而这场“战争”也许根本就没有胜利者,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当二者以超越某种底线的模式互相伤害时,也伤着两家企业的员工以及关心和爱护着他们的人们。

可是,任何一桩突发事件,只要其“观赏性”不被媒体榨干榨透,是不会被轻易放过的,更何况是关系到三一和中联这两家明星企业。媒体过分纠结于细枝末节,显然,这对于三一和中联来说都是不愿看到的。

如今,虽然涉事双方均多次透露不愿再对外谈起相关细节,然而由于媒体的高度关注和不断热炒,让双方不堪其累。“吵来吵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些是来自三一和中联内部人士的心声。

当事者已然如此,媒体更需要收心,应放下猎奇的心理,避免过分追逐企业的花边新闻。在关注企业间竞争的同时,更要强调企业的共生与和谐。正如《狼图腾》书中讲:草原上单个生命的存在与消亡是“小命”,而整个草原的生命才是“大命”。媒体应放下对单个企业过分的关注,转而为中国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强盛。

其实,三一与中联的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由于两家企业太具有影响力而持续得到关注。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企业、政府和媒体的关系。首先,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出面调解,通过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但应避免为了达到调解效果而用行政手段强加干预;同时,企业和媒体也应自律,在政府调解不成时,应通过法律的途径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应诉诸舆论这种不可控的工具,将事态严重恶化以至偏离本意。

在过去的日子里,中联与三一共同缔造了长沙一个上千亿产值的行业,更竞相创造了许多的行业第一、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为祖国争得了太多的荣誉。如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吹响了实体经济回归的号角,在鲜明的旗帜下,三一与中联应当联手发挥实体经济先锋军的作用。

愿媒体放手让三一与中联一笑泯恩仇,将主要精力放在为中华民族实体经济回归贡献力量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