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成功所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梅新育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成功所在

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油气供应商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正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接二连三碰壁之际,中海油这笔巨额交易成功的经验何在?

这笔交易成功的基础当然是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互利前景。中海油得以取得更多的海外资源补充自己的资源储备,并促进其产品组合的多样化,而且加拿大是一个商业环境良好的发达国家,许多风险都低于发展中国家市场;投身中海油这样的中国大型石油公司更是尼克森公司之辈的上佳出路,因为中海油等中国大型石油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稳固地位意味着他们的产品能够获得更有保障的销售市场。

尽管如此,对交易双方企业有利并不意味着一笔跨国企业并购交易就一定能够成功,因为形形色色的政治性风险必然会对此产生影响,对石油天然气这样的战略性资源行业尤其如此。在资源熊市时期,这种非理性情绪会显著消退,认识到外来资金、技术、人力和外部市场销售渠道重要性的人大大增多。正因为如此,对于这类战略性资源的开发者而言,若要实施跨国收购交易,取得外国资源,最好奉行反周期策略,亦即尽量在熊市期间出手,以避免遭遇太大阻力。目前油气价格仍然较高,但比高峰时期已经明显下降,而且其中不乏虚幻的泡沫成分;中海油这笔交易能够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因于恰当的时机。

战略性资源的跨境交易要想成功,更需要选准一个敌意不那么浓烈的东道国。在这方面,中海油曾经在2005年的竞购优尼科交易中备尝苦涩教训。美国传统上相当重视对外资的政治安全审查,而且某些政治势力将中国视为唯一潜在战略对手,泛政治化倾向突出,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能是发达国家中政治风险最高的国家,偏偏中海油从事的又是敏感的战略性资源开发行业,一开始就选择美国公司,难免受挫。我们已目睹了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日益增长,相信这一趋势还会持续,希望在美中资企业增进美国民间对中国的正面了解,化解美国社会的某些偏见。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初期进入美国的中资企业规模就应当不那么大,所处行业也应当不那么敏感。

(文章节选自《广州日报》,作者系商务部研究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