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企业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CQC引导国企追求卓越绩效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文新

CQC引导国企追求卓越绩效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杜渊泉日前表示,国资委管理局和全系统管理提升第一阶段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整体转入第二阶段。未来,国资委将全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杜渊泉表示,该体系建设是确保管理提升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的有力抓手,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自身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要通过引入ISO9000系列标准,解决行政管理工作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任务多责任少、工作多依据少、制度多细则少、要求多指导少、布置多检查少、汇报多审核少”等问题,做到“职责具体化、依据法制化、制度程序化、要求文件化、督办常态化、评价客观化”,最终实现机关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目标。

全国质量奖自重新启动的10多年来,已有宝钢、海尔、联想、兖州煤业等多家企业获得了此项荣誉。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在不断提高全面质量意识,认真贯彻国家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建立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强化市场和竞争意识,努力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与顾客和供应商等相关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适应市场变化,实施快速反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严格日常管理,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上述国有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后,有效地提高了我国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逐步改变了我国出口商品质次价低的现象,使国家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据《认证技术》杂志社负责人魏亮介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在成都、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和青岛等城市陆续展开寻访活动,考察国企与民企在认证方面的差异和认证后在管理及市场上的效果。

在已经结束的成都调研活动中,魏亮表示,通过认证后的企业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面能规范生产流程、改革生产工艺、完善各项制度,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如今民营企业在质量认证方面显然已经走到了国企的前面。

南方一家家具企业负责人用家具运输的简单例子向记者展示了认证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以前,负责家具物流的工人按运输次数计算绩效工资,“有的员工为了多挣钱,故意增加运输次数,一件家具也去拉,不仅浪费资源,还降低了运输效率”。通过碳足迹认证的相关数据,企业发现并且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往靠严格运输的管理规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调整运输岗位的工资构成,改按次计算为按件计算,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并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集中配送,提高运输效率。

碳足迹认证改善的不仅仅是企业的物流状况,还将单位面积能耗的概念引入到家具的生产之中,通过比较,找到耗能更低、材料构成比例更合理的生产方案。

“在质量认证方面民企已经走到了国企前面”。魏亮进一步指出,在全国范围来看,质量认证民企数量大于国企,大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在主观上需要通过简单易学的管理方法或模式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客观上这些企业又希望能通过获取认证证书来向顾客展示自身的质量保证能力。因此,中小企业目前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力军。

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应是国有企业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的首要目的。目前有些国有企业,亟须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个别国有企业虽然取得了认证资格,但没有转换运行机制,在认证前后做形式主义文章的比较多,其组织机构与资源配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与接口关系等,并无多大变化,还是按老一套管理模式操作,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多大的改进,管理水平不能通过体系的不断改进而得到提高。在质量认证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链接 1993年10月18日,中国出口商品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评审中心(后更名为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正式成立,在国内较早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从1996年拓展认证业务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管理体系认证业务也从单一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S9000和HACCP等五大管理体系认证业务。CQC在制造业、传媒业、保险业、民航业、医院和政府管理等多个行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认证工作,成为众多领域和行业的认证开拓者。除了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外,认证的作用还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不合理的生产制度,协调企业各个部门间的合作关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