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手的胜利?
那些从文青变成的文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写手的胜利?那些从文青变成的文商
王利博制图
日前,内地首个网络作家富豪榜发布,一举盖过了历时七届的中国作家富豪榜的风头。
一直以来,网络文学的艺术质量备受质疑,网络作家常被称为写手而不是作家。低廉稿费和点击率至上,使码字速度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线上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非艺术水准。
新型码字生产线
唐家三少一年里写过400万字,并曾以每分钟140个字的速度坚持一个小时。
我吃西红柿一般每天要写5至6个小时,平均一天写6000字。
天蚕土豆每天差不多要写一万字。
以上三位网络作家分别以3300万、2100万、18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前三甲。
与之前凭借《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名利双收的当年明月和南派三叔不同,富豪榜上的网络作家并非全民爆红,他们甚至一直是隐身匿名,唯一高调的是他们动辄千万字数的作品。
新晋网络作家富豪带给公众的惊讶,还在于他们身处天壤之别的两头:一边是高昂的收入,一边是低廉的稿费。这看上去颇不平等的公式,造就了如下事实:网络作家上千万的收入,来源于更宏大的码字。
据悉,目前文学网站稿费是“以1000字1.4分钱起步”,远远低于国家相关规定的基本稿酬标准。在这样的
“歧视”形势下,网络作家的财富数字超过了许多传统作家———当然也包括写作字数。
按字数算,几百万字的小说也就能在网上卖几块钱,网络作者的收入与其作品人气密不可分。天蚕土豆之所以每天要写一万字,是因为“低于这个数字就不能保证点击量”。唐家三少的收入不仅位列榜首,他的写作速度也可以说是“极速”。8年间,唐家三少共创作了13部作品,累计2690万字。
一个成功的网络作者付出的勤奋和他的收入成正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每天必须在键盘上敲多少字。网络文学要赚钱必须保证写作速度这一法则,促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很多网络小说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由众多“枪手”共同完成。
有媒体近日报道了一个名叫陈广东的大学生,受网络文学创作模式启发,组建了一个“写作生产小组”:通过写作大纲和范文到网站竞标,通过网络找到大约600名写手来帮他迅速完成小说写作。陈广东的写作“生产线”每个月可以基本保证有三万元的收入,效益最好时甚至月入26万元。在积累了一定人气之后,他又将集体写作以笔名出售,以此“赚了13万元”。
看上去挑战极限的码字速度虽然是网络作者必须承受的代价,但即便如此,要从普通作者脱颖而出绝非易事。援引网络文学专家马季做的一项调查,目前我国从事各种形式网络写作的人有千万以上,签约作者大概有100万,其中1万至2万人从中能获得经济收益。
据业内人士介绍,成功网络作家的收入来源已不仅是网络付费订阅,而是更加多元化。“已经拓展到传统出版、影视、游戏、话剧、有声读物等多个领域”,这之中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创作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九把刀和《后宫·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
网络文学离商业更近
与现今奋争在键盘上的码字青年相比,早期的网络作者们显得更加“文学青年”。
十多年前,在网络刚刚兴起的中国,一些青年投身IT,另一些青年则在远不及现在热闹的网络上开始写作。网络文学时代由此开启。
1998年,29岁的蔡智恒以网名“痞子蔡”在BBS上发表首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了全球华文地区的网络文学热潮。
“商业化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根本不足,商业利益对网络写手来说是一个伤害。”多年后,蔡智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昔日先锋的感慨如今已不会引起公众过多的注意。在时代的潮流中,网络文学离文学越远、离商业更近。曾经的文学青年,则变成了“文学商人”,比如路金波。
在弥漫“痞子蔡”风潮的1998年,23岁的路金波也跟风成了一名网络作者。他以网名“李寻欢”和慕容雪村、安妮宝贝、今何在并称为“网络四大写手”,跻身中国第一代网络作家行列。
2002年,路金波告别网络作者身份,向文化商人转型,成为万榕书业公司总经理。此后的几年里,路金波成为业界知名出版人,开辟了作家和作品的“畅销书”流水线生产模式。在他的签约作家中,既有网络作家安妮宝贝,也包括王朔、韩寒等传统作家。
路金波用从市场调研到征集素材再到形成故事大纲的“流水线”打造出郭妮、饶雪漫等当红作家。其中人称“亿元女生”的郭妮先后出版了小说20多本,共销售约600万册。2006年,由郭妮署名的14本小说,全部产品退货率只有1%,创造了1亿元的码洋。
据媒体报道,路金波对于“流水线”的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具体的文字要求:“用形容词的不要;酒吧偶遇的不要、借东西搭讪的不要……”———细微如此,宛若工厂生产线上的质量细则。
生于1983年的郭敬明是现今青年作家中的红人。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文学网站发表文章的经历,让其脱不开网络作者的“出身”。
少年成名的郭敬明没有专注写作,而是选择跨界,在文学创作之外,试图去创造出不一样“商业郭敬明”。
与传统出版公司相比,郭敬明的上海最世文化公司更像一家偶像艺人经纪公司。读者视为偶像的青春文学作家,在郭敬明看来,似乎更像是“产品”。作者走不走红、作品畅不畅销,都有赖于他的“营销有道”。而在最初,打造出新作者品牌之前,郭敬明运用的是自己的品牌价值。
“我把郭敬明三个字的品牌价值注入到这个平台上面,就像打造一个新的子品牌一样……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商业模式也支撑着公司朝前运转。”郭敬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青”变“文商”,看上去是一条文学创作与商业运作契合的“入世之路”———或许也适用于一些现今正默默在键盘前码字的网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