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年的苍凉回眸里,饥荒年代的经济剪影依稀尚存。漫长的逃荒路上,除了苦难与饥饿,还包括那特定年代里中国经济的鲜活印记。
回眸1942:饥荒年代的经济剪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回眸1942:饥荒年代的经济剪影
王利博制图
2012年的末尾,很多人在回忆1942年。
电影《一九四二》里那场70年前大饥荒之所以牵动现代人心弦,既是因为骨子里的同根相怜,也是出于对那个年代的追忆和人性命运的思考。
在1942年的苍凉回眸里,饥荒年代的经济剪影依稀尚存。漫长的逃荒路上,除了苦难与饥饿,还包括那特定年代里中国经济的鲜活印记。
实业家张钫施济为怀
所幸还有张钫。
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九四二》里,商人形象零星寥落。
影片中,商人与贪官相互勾结,囤粮居奇,大赚昧心钱。作为唯一企业出现的所谓“洛阳被服厂”实为卖良为娼之所。在这些黑心商人之外,张钫的出现是一抹亮色,他也是影片唯一正面出现的企业家形象。
史实资料中的1942年,中原大地发生着至悲一幕:饿殍横野,粮价备涨———悲苦之极的灾民与喜形于色的粮商成了鲜明对比。
与大发灾难财的不义商人相比,实业家张钫是个另类。在民族危难之时他慨然捐出一半家产的故事在电影《一九四二》中被着力展现。
影片中,蒋介石以看望张钫之母为名登门拜访,实为向张钫借粮借款,一旁的随从更以蒋介石减少两个菜为严苛形势“加油添醋”,张钫的回答则是:“愿捐出一半家产支援河南”,而随后一句“就怕捐出的东西又被贪官糟蹋了”,更是让观众觉得感同身受。微博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中,张钫已成“热词”。有网友表示“张钫这一段是全片让我唯一眼热的地方”。
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记住了张钫这个陌生的名字,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张钫早已是传奇人物。
生于1886年的张钫字伯英,是洛阳市新安县人。张钫出身行伍结交绿林,曾是辛亥革命著名将领,史料中称其为“民国陕豫两省黑白两道的龙头大哥”。
35岁之前,张钫是一个纯粹的军人。1921年秋,因父亲逝世,张钫返乡服丧。在家乡期间,他与友人王广庆创办陕县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开采煤矿,发展地方经济。从这一年开始,张钫多了一个实业家的身份。
张钫每到一地,都热衷于办煤矿。1927年,张钫驻扎江西,在当地开办了江西清丰煤矿。1938年,张钫移居西安,期间又组建了西安麟凤煤矿公司。翌年,创办西安民生煤矿。1946年,张钫又在渑池县境开办徐庄煤矿。
张钫一生对煤矿事业的热爱,使他成为我国民族煤矿工业的奠基人之一。由张钫亲手创办的民生煤矿公司,是当时河南仅有的、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煤矿。
1938年后,张钫常住西安。河南沦陷后,许多灾民逃荒来到了西安。张钫以河南同乡会会长的身份开办粥场,救济安置了大批灾民,并供其子女上学读书,被河南难民誉为“老乡长”。
据亲历者回忆,当年张钫亲自上街赈灾,那时“只要是河南过来的灾民,拿着口袋去就能领到粮食”。张钫为医书所题的“施济为怀”一词正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
荒年里的经济灾难
1942年的河南———
什么最值钱?粮食。
什么最不值钱?人命。
———这是电影里的故事,也是发生在70年前中原大地上的惨烈现实。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河南大灾中,投机商却利用灾荒大发昧心财。资料显示,1942年农历3月初,河南灾区每市斤面粉售价高达数元。一些黑心粮商从安徽六安运来大量粮食,一天几次涨价,“专署不加干预,任其随意盘剥”。
相对于史料记载,电影《一九四二》中家破人亡的老东家属于“特例”,现实中的财主大都安然躲灾,并有不少人“靠手中的资本榨取更高额的利润”。
灾荒的损失绝大多数是由农民来承担的。灾荒直接导致良田被毁,灾民失去了生活来源。由于地主和商人不是农村中的直接生产者,所以灾害对他们的损害相对来说要轻许多,而且他们“凭借着充裕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有利的条件”,往往趁火打劫,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地价下跌、米价狂涨。
资料显示,灾年时的河南米价是三百三十元一市斗,土地的价钱是二百块钱一亩。农人们卖一亩钱,却只能换十几斤粮食。而那些巨商富贾,拿出十几斤粮食,麦收后换到的是一百多斤的收成,而且白赚了土地所有权。据史料记载,1942年,河南周口有两三户粮商,在灾年以粮食放高利贷,廉价收买灾民土地300余亩。在买地时粮商分期付粮,而且粮食质次价高,然而灾民对这些奸商还得表示“感恩戴德”,否则他们将拒绝购买灾民土地。
灾民为了活命,换得一口粮食,而不得不举债度日,乃至贱卖土地、甚至人。影片中为了五升小米卖了孩子、老婆的催泪桥段在1942年的河南是普遍发生的真事儿。
荒年的经济灾难,造就了无比漫长的逃荒之路。“走下去、活下去”不仅是影片《一九四二》中虚构人物的希望所在,也正是70年前河南灾民的真实祈求。
70年前的荒年往事在电影里再现。隔着银幕,触目惊心。无论是电影创作者冯小刚还是原著小说作者刘震云,似乎都在极力还原1942年———而不止为赚取煽情眼泪和经济收益。
然而任凭演员如何演绎、剧本如何渲染、导演怎样进行艺术加工———当时的苦难和残酷如今只可一窥,留给世人的是绵延不绝的深思。
在最近一篇媒体报道中,当记者问刘震云:“1942年,还会上演吗?”刘震云的回答是:“我们做这件事情,不就是希望不上演吗?”
1942在别处
1942年,中国的经济图景犹如逃荒路一般满目疮痍。
始于1937年的抗日战争对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来说是一场浩劫。战乱年代里,许多企业家不得不颠沛流离。
1942年的重庆是重要的西南商业中心。西安则成为西北商业中心———这也正是影片《一九四二》中灾民逃荒的目的地。
1942年的秋天,36岁的许涤新来到了重庆。他此行是受周恩来委派,“做民族资本家的统战工作”。此后的3年时间里,许涤新见证了国统区民族资本的发展,并向民族资本家传输了当时还属“罕见”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工商业政策,这段经历或许正是许涤新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开端。
在重庆的日子里,许涤新认识了当时中国化学工业的先导者———著名实业家范旭东。同样在1942年,时年59岁的范旭东也有着特别的经历。
1942年3月,因香港陷落而困守香江多时的“盐碱大王”范旭东终于绕道回到了重庆。在那之前差不多两年时间里,范旭东辗转于香港、菲律宾和美国,采购工厂技术设备和深井工程器材,并办理通过中缅公路线运到四川的运输事宜。
1942年3月,时年54岁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的龙游火柴公司正式投产。同年,刘鸿生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火柴专卖总公司经理。通过火柴专卖,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而刘鸿生也由此实现了火柴业联营的夙愿。
1942年的大约半年多时间里,川江航业巨子卢作孚都在养病。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实业家,曾于1938年亲自指挥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病愈之后的卢作孚立即投入到北碚的建设。(下转第十六版)